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网站首页  祖训族规 族谱研讨 沂州九曲店 淄川般阳 淄博颜山 昌邑道照 广饶三岔 安邱寿光 诸城高密 宗亲联谊 孙境紫气 临沂孙氏 孙氏渊源 访客留言 
滚动公告
欢迎访问《沂河孫氏网》
本网面向沂河流域所有孙姓族人,面向以沂河源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山东全省、亦可扩大范围至更广的各支派孙姓宗亲。

《沂河孙氏网》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欢迎更多能提供孙氏族谱素材、热心族谱研究的网友加入我们的网站建设队伍。
 
      
本网顾问成员: 

孫  强  孫健瑛  孫卫东  孫茂廷 
孫振义  孫振修  孫景存  孫士卿   
孫善修  孫献田  孫宝银

孫朝勇(站长)13869141428
孫宝存(总编)13563962060
沂河孫氏文化研究群206970106
 
访客留言
[6-10]我老家在山东省临沂
[8-27]欢迎来自台湾孙氏宗
[4-15]您好 我
[12-9]大唐庄孙氏,和海州
[12-5]孙梧宗亲您好:刚拜
[12-5]孙梧宗亲您好:
[12-5]孙梧宗亲您好:
[10-20]枣强县是否还有尚林
[9-25]网页记载的郯城茅茨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8-27]我是济宁孙氏后代,
[3-2]我们这的辈分&nb
[9-4]勿忘在莒
 
宰相孙廷铨
宰相 孙廷铨

宰相孙廷铨

孙廷铨(公元1613—1674年),初名廷铉,字枚先,又字次道、伯度,号沚亭,又号沚园灌长、灌长氏等,谥号文定。名列国史。益都县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区)大街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卒于清康熙十三年九月初八日,享年62岁。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授大名府魏县令。清顺治二年(1645年)应召入京,荐授河间府推官,历任户、兵、吏三部尚书,奉命参定大清律,加太子太保、晋少保,康熙二年(1663年)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他政绩卓著,著作著称,既是著名的政治家,也是难得的科技史家;他为国为民,为社会为家族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一、恩荣有加晋宰相

孙廷铨是般阳孙氏九世后裔。迁始祖孙禹,字克让,又名子玉,于元至正年间,由寿光县寄居颜神镇税务街,世业琉璃。自六世孙延寿一方面“每岁带本货游京师”,另一方面“始尚读书”。延寿之长子霁,号曙阳,次子震,号  阳,二人学优品粹,为世名儒,时有“颜山双凤”之誉,并分别当上了县丞、教谕之类的小官,跻身于士大夫阶层。因此,孙延寿也就成了当地,尤其是琉璃行业的头面人物。孙震之长子元昌,“读书有深湛之思”,处事严谨,平易近人,明庠生,子四,廷铨居长。

孙廷铨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琉璃业世家,读书求仕空气正浓,正宗正派的家庭之中。他幼入私塾,26岁时,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翌年成进士,授大名府魏县令,调永平府抚宁县令,旋改监纪推官。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襄阳建立政权,声势越来越大,震撼着明朝廷的统治。为了避免和明朝廷一同覆没,孙廷铨告假回到家中。

清朝定鼎,下诏开科取士,同时召原明朝官员授职录用。在这种形势下,清顺治二年(1645年)孙廷铨赴召晋京,荐授河间府推官,分司天津卫漕务。在任仅三个月,内擢为吏部稽勋司主事。顺治三年,以吏部主事身份出使陕西乡试主考官,又进考功、文选二司郎中。时溧阳陈名夏为吏部尚书,对孙廷铨十分赏识,目为“宰相之材”。顺治七年升翰林院提赞四译馆、太常寺少卿。在太常寺少卿任上,奉使祭告禹陵(今浙江绍兴),沿途作《南征纪略》二卷。顺治九年,由禹陵回京途中诏加太仆寺卿。再调管左通政事。顺治十年新春,顺治帝赐宴群臣,在宴席上,皇帝特别召孙廷铨上殿详细询问了姓名、籍贯、家族等。是年二月,升为户部左侍郎。次年三月,孙廷铨请假归省,在家休息一年。顺治十二年四月回京,五月补兵部左侍郎;八月,转吏部左侍郎;十月兵部尚书缺员,朝廷大臣举荐多人,都不合皇帝之意,最后还是皇帝亲传旨意,谓“中枢重任,宜慎简舁,孙廷铨着升兵部尚书。”孙廷铨任兵部尚书后,“莅事半载,军政肃然”。次年四月,晋户部尚书,他完善审核制度,建立“岁会”,开源节流,保障供给。顺治十四年,覃恩加一级,授光禄大夫,赐玉带。十五年加太子太保,晋吏部尚书。十六年加少保,充殿试读卷大臣,赐龙服黑狐。孙廷铨对这个非常荣耀的“少保”头衔曾一再上表推辞过,结果还是被皇帝驳回。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皇帝驾崩,孙廷铨以吏部尚书身份率九卿上疏,请举大礼,力主玄烨登基,碰到了一些阻力,他则“廷议侃侃无所鲠避,辅政大臣不悦,弗顾也”。表示了对福临皇帝赏识提拔的一片忠心。争论结果是玄烨登基,开始了康熙纪年。此时,孙廷铨上疏,照例请假归省,回到了颜神镇家中,侍奉双亲。他假满回朝,康熙二年五月,拜内秘书院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入参机务。这个位极人臣的“大学士”官衔,孙廷铨只干了一年多,据说“愈岁未尝休沐”,说明他为相辛苦,处境艰难。于康熙三年春代祭东郊,“疾病”发作,冬予告归。52岁的孙廷铨又回到了颜神镇家中,从此家居十年,谢却宾客,孝敬父母,潜心著述,师法汉相陈平,奇计除诸吕。

二、献计擒鳌拜,康熙亲政

康熙皇帝登基,但辅臣鳌拜当权,大学士孙廷铨因与辅臣政见不合加剧,借病归里。据孙氏家族密传,阁老借病归里是“密旨还乡”。这就不能不想到玄烨之祖母孝庄皇太后的计谋了。顺治6岁登基,康熙8岁继皇位,历史重演,孝庄皇太后的呵护和政治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她为力挽狂澜,给予了孙廷铨特殊使命……。有一件史实值得一提,孙廷铨借病归里是康熙三年十一月,其父元昌病故是康熙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康熙五年正月,皇帝下诏规定,“汉人官员遇父母丧,准解除职务守丧三年。”人们在猜,这规定所颁布的时间与阁老守丧何其巧合?如果认为阁老为权臣所忌,或孝庄皇太后有意安排等因素不无可能!这样以来,阁老因病归里变成遵制守服而不能返京了!

康熙六年七月,辅臣鳌拜擅自杀死辅臣苏克萨哈及其子孙,并在皇帝面前进谗言,威逼皇帝赐其一等功。四位辅臣,索尼已故,遏必隆曲从鳌拜,只有苏克萨哈持有不同政见,鳌拜即制造罪名杀其全家。权辅鳌拜嚣张如此,足见朝廷政局如何!在鳌拜专政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孝庄皇太后想到了孙廷铨,对照孙廷铨率九卿上疏,请举大礼之“廷议侃侃”作为依重廷铨历史重演的孝庄皇太后,她的卓识和远见,必然会本能地有所谋略。她便密使康熙皇帝以出游为名,微服到颜神镇找孙廷铨问计来了!

鳌拜擅杀辅政大臣,举国震惊。此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了历史记载的空白。考《圣祖本纪》,康熙六年七月癸亥日至九月丙午日,时距43天内,没有康熙临朝听政的记载,年仅14岁的康熙皇帝哪里去了?地方传说,康熙六年秋,康熙皇帝化装为一名漂亮的学子,庄重文雅地走在前边,后跟数名便衣护卫,以去泰山进香,游山观景为名,绕道颜神镇西冶街,街上的群众见走在前边的小伙子很有气度,便跟在后边观看,有的还与其戏耍。至孙廷铨相府,康熙皇帝怒色未消,急问此街何名?孙阁老机敏地回答:“闹龙街”。康熙皇帝听罢转怒为喜,不再追究。西冶街因之而显名,后传为“闹龙街”。康熙皇帝辞退护卫,与孙廷铨在“燕禧堂”密谈至深夜,随在此就寝。之后,“燕禧堂”便称“卧龙厅”了。因为是密谈,自然正史无记,方志不载,只有口传和家谱中留有蛛丝马迹。“闹龙街”、“卧龙厅”的传说至今不泯。考《颜山孙氏族谱》中有隐语:“骑虎困居家”、“坤魁话辅成默征”,说明孙廷铨借病归里是有特殊使命,是与孝庄皇太后共谋后的韬光行动;还有隐语:“御鞍孝江文林跪”、“微康受怀到柱里”、“鳌灼炼幼殿哲震,禁纶条睹课诉说”,说明康熙皇帝微服到颜神镇孙廷铨相府问计来了,说明孝庄皇太后当时授孙廷铨特殊使命,在家“养病”,终于派上了用场。

康熙皇帝密访孙廷铨回宫后,同一伙青少年力士玩枪弄棒做“跌扑”游戏,整日不问朝政。经两年“跌扑”准备,于康熙八年五月某日,召见鳌拜,一举擒拿成功,方始亲政。(详见《清史稿·圣祖本纪》《康熙治国圣训》)康熙皇帝幼年固然天资聪慧,但年仅14岁,就能计划如此巧妙地处理掉这一天大的祸国之患于水火边沿,殊为惊世骇俗。《清史稿》问世以来,没有人提出质疑,人们评说,一般以孝庄皇太后从中作用论之。因此,国史著述为社会广泛接受,“神明天纵”这项桂冠也就牢牢戴在康熙皇帝头上了。其实,除鳌拜之计系孙廷铨所献。对此,孝庄皇太后知情,康熙皇帝内心明白。为应付时局,遵守君臣共谋,只有以“宸策”公示之。这对康熙皇帝坐稳龙廷大有好处,是绝妙的一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阁老功成身退功归康熙皇帝,君臣共谋心照不宣,内幕自然无人敢揭。但是,康熙皇帝对孙廷铨如此大恩大德刻骨铭心,怎能忘怀!朕通过其他形式对孙廷铨所立大功给予了充分肯定。

康熙皇帝亲政后,亲书“为帝者师”、“帝赉良弼”两幅匾额赠给孙廷铨。此“师”非一般授业之师,内含着救国、救民、稳定政局,为皇帝亲政,平安过度,献计献策,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尊称。孙廷铨是皇帝最好的辅佐,“帝赉良弼”即是“师”的注脚。这就充分肯定了孙廷铨在康熙亲政中所起的作用。据说,不久康熙皇帝指令地方政府在孙廷铨故里特建“报恩寺”,以表心意。“报恩”二字,其字显然。可谓康熙皇帝对孙廷铨的恩宠是做到家了。

康熙皇帝亲政5年后,即康熙十三年九月初八日,孙廷铨病逝,享年62岁。康熙皇帝闻之“甚悼朕怀”,亲赐御碑、谕葬、谥号“文定”。按《谥法》,“文定”乃经天纬地之大功者的谥号。孙廷铨如无“献计擒鳌拜”辅佐康熙亲政立大功,怎能获得“文定”谥号呢?所以说,在孙廷铨病逝后,康熙皇帝对其所立大功又一次给予了充分肯定。当朝大学士冯溥所撰《孙文定公墓志铭》中有“两朝之殊眷,恩礼兼隆,始终无间,君臣遭遇之际可谓盛矣”之赞,只是不便明言孙廷铨献计擒鳌拜之举罢了。

《颜山杂记》中的《物暴篇》是孙廷铨余悸情绪的反映和献计擒鳌拜的佐证。康熙继位,宫廷之争,孙廷铨留有余悸。康熙二年,孙廷铨晋大学士,但国是艰难与鳌拜不合加剧。康熙三年,孙廷铨借病归里,余悸加深。康熙四年,孙廷铨在《物暴篇》中说:“齐故无虎也”,“齐有虎其自今以始也”。“镇无野猪,近与虎偕来,其为害乃长于虎。”意思是说,颜神镇(或孙氏家族)过去较安宁,如今却大难将临。以虎、猪喻鳌拜!《物暴篇》原书有两处出现空白,显然是刻板之后又行铲去了。推测,铲去的13字和七行空白是点明了虎、猪的喻意或防虎、猪的方法,后人怕招来祸患,忍痛所为。

智者所谋,成败双重有备无患。孙廷铨献计擒鳌拜后,分解家族谱志,全方位消证换碑,以防万一败漏株连九族。他将原族谱的真实源流,利用数术法则藏之于《易》理,即世传“藏谱于《易》”。他以“同族不宗”的名义,将自己一支从《般阳孙氏族谱》中分离出来,改变始祖名讳、原脉,另立《颜山孙氏族谱》,用以抵挡献计失败后的风险。所幸献计大功告成!是时,他正处在从政妙龄,然而却辞不还朝,因为鳌拜免死,余党未尽,他对分解了的族谱并不因一时的胜利而还原。这说明了,他献计后的余悸之深。安丘凌河(原般阳孙氏四支)清顺治进士尔令,顺应“变谱”于康熙八年“创谱”,序曰:“驱逐狐狸不至将尽”。说明了变谱的原因。此后,因乾隆皇帝大搞“文字狱”,史有名言“同功则相仇”,本族人无力正名,所以文定公逝世60年后,即乾隆年间,公开推出了今天面对着的与颜山孙氏“毫无关连”的般阳孙氏群谱。在《颜山孙氏族谱》中不仅没有明记“孙廷铨献计擒鳌拜”这一史实,也不载皇帝亲赐“为帝者师”、“帝赉良弼”这一殊荣。这从反面证实了此疑案的真实性。

近年,在青州孙西坡孙氏祖茔里发现“十世谱碑”,系乾隆三十九年立,落款“万路帅府”,有隐语:“胸竹默谋机谣谱”句,经研究确认系孙廷铨“变谱”的碑证。进一步证实了孙廷铨“献计擒鳌拜”的真实性。

家谱,“补方志之缺,正国史之误”,它无愧为“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尤其使人感慨的是:孙廷铨献计擒鳌拜,为康熙皇帝亲政,为国安定立下大功;而他靖国不忘保族,深谋远虑,勇于担风险;有幸功成却身退,全不为自身名利谋。300多年过去了,这一潜光不耀之德,若是康熙皇帝在天有灵,以及为名为利之腐败者观后,不知作何感想?

三、早期生产科技史家

孙廷铨在宰相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不为世人所知。而在关心平民生活,总结推广生产科技方面做出的显著成绩,已被专家关注。

孙廷铨学识渊博,涉猎广泛,潜心著述,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著作,其中以《颜山杂记》的学术价值最高。该书四卷,作于康熙四年,五年第一次刻印,内容包括山谷、山泉、城市、乡校、风土、长城、物产、物暴、农民起义、遗文等,特别是物产部分,是极为珍贵的古代科技史科。这些资料,于康熙十七年被收入《孙文定公集》出版。

《颜山杂记》的物产部分有石炭、琉璃、铁器等篇。《石炭篇》对博山的煤炭资源种类、性能、勘测、采掘、炼焦等过程作了详尽阐述。该篇首先记载了岩层和矿床的关系,即“凡脉炭者,视其山石”,如山上有沉积岩,就可能有煤矿;而有青石、砂石的地方则无煤。

 

士冯溥的《孙文定公墓志铭》说他“以暨登任台鼎,其质朴之衷,清慎之操,始终如一,无少变更”,是为确评。

纵观孙廷铨为官一生,跨两朝,居三代,一路顺风,青云直上,无罢无贬,避过风险,靖国保族,幸也。孙廷铨能青云直上,是他清廉谨慎、老诚持重的结果。他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审时度势。他能避过风险的绝招是适时“请假归省”。孙廷铨在为官中有4次归省:第一次归省,避开了与明末农民起义的正面冲突,得以保全其身;第二次归省,是顺治十年升任户部左侍郎之后的“衣锦荣归”;第三次归省,是顺治驾崩,康熙继位,大局已定,他退居家中观其形势;第四次归省,是升任大学士,参政一年多,国是艰难,与辅臣鳌拜政见不合加剧,为避开与其分庭抗礼,借病归省(实为“密旨还乡”)。在这四次归省中有三次属“避难”性质,自然特别警惕来往客人,就第二次是“荣归”,仍是“躲避豪贵”,“谢绝人事”,“恂恂廉慎”,有时“信步山边林下”主动找“野老田大”交谈。处处谨慎小心,堵绝一切可乘之隙。其主要心思是洞察朝廷形势,以待时机,献计救国。

在社会动荡,朝中倾轧之际,孙廷铨借故归省,并不是逃避予盾,而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之权术罢了。在必要时,孙廷铨会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顺治驾崩,康熙就位的关键时刻,孙廷铨以吏部尚书身份,率九卿上疏,请举大礼,即使“庭议侃侃”,“辅臣不悦”他也在所不顾。结果为康熙继位立下了大功。但是,据孙廷铨谨慎性格和老成持重的经验而论,事后余悸很深,在《颜山杂记·物暴篇》中说出了“彼死权,死宠,死于声利,即事理彰显,祸在燃眉,尚谓彼人爱我迷而不悟者众矣!”因此,他本能地做出了“避虎猪”,“变家谱”,以有备无患。正因为做了充分准备和周密的应对安排,方躲过了灭顶之灾,获得了靖国保族之圆满。

姓名:

(明–清)孫廷銓

中曆生卒:

萬曆41年-康熙13年

西曆生卒:

1613-1674

異名:

異名出處(初名)孫廷鉉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783號(改名)孫廷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85768號(字)枚先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783號(字)道相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字)沚亭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字)伯度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1216(字)次道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1216(諡)文定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沚亭灌長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1216(號)顏山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增補本 ,下冊 ,426(室名)金豆山房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 ,下冊 ,1216(漢語拼音)Sun Tingquan 

籍貫: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益都縣 (今名:山東省青州市(118.4,36.7)) GIS

傳略:

引文出處孫廷銓孫廷銓山東…清史列傳 ,5卷 ,43-44王士禎內祕書院大學士吏部尚書諡文定孫公廷銓傳碑傳集 ,1冊7卷 ,394-399欽定國史大臣傳冊八卷三十孫廷銓列傳孫廷銓初名…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宰輔上列傳列傳清史卷孫廷銓王士正撰墓志孫廷銓字道…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王士正撰墓志孫廷銓孫廷銓字道…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353號孫廷銓孫廷銓初名…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783號孫廷銓,初名廷鉉,字枚先,山東益都人。明崇禎進士,任永平推官。順治元年,授天津推官。二年,以巡撫雷興薦,擢吏部主事,歷郎中。與曲沃衞周祚同官文選司,有聲於時。累遷左通政。十年,擢戶部侍郎。以大學士洪承疇薦,召對。尋坐事,罰俸,論告歸。還朝,改兵部,擢尚書。十三年,調戶部。廷銓以歲會無總錄,無以劑盈絀之宜,殫心綜覈,錢穀舊隸諸部者,各還所司,條貫釐然。歲會之成自此始。十四年,疏言︰「山東、河南荒田,請招民墾闢。其已熟者,清釐賦額,無使隱漏。」上從其言。十五年,調吏部,加太子太保。十六年,諭獎其勤勞,加少保。廷銓疏請復學道陞補舊制,下所司集議,如廷銓請。時吏部銓除,一事數例,吏胥因緣為奸。給事中楊雍建、胡爾愷。黏本盛、孫際昌、王啟祚,御史許劭昕,交章發其弊,且劾廷銓因循為所蔽,奪加銜,罰俸。十七年,疏言︰「新闢邊疆員缺,督撫委用,即予實授,與部選之員,一體遷轉。蒞事未久,輒移內地,請定為試署二年,乃予實授。」又言︰「司道不宜輕易,非大計處分及貪酷被糾者,遇降革,仍留任。」皆從之。又因旱,疏請寬考成,興屯政。上命兵部議屯政,而詢廷銓請寬考成議中有云「積資累薦,棄以一眚」語,何所指﹖廷銓言︰「積疲州縣,久累人材,宜稍寬減觀後效,非為處分人員求免。」世祖崩,二十七日制滿。廷銓發議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上所生母為皇太后,率九卿上請舉大禮疏。及議大行皇帝諡號,廷銓曰:「大行皇帝龍興中土,混一六合,功業同於開創。宜諡為高皇帝。眾皆和之,而輔臣鼇拜持異議,遂定諡章皇帝。時太祖諡武皇帝,故廷銓議如是。時論頗歸之。康熙二年,拜秘書院大學士。奉職勤慎,終歲未嘗休沐。逾年,以父母年老,解職歸養,閉戶卻掃,不與外事。十三年,卒,諡文定。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清史稿.列傳 ,250卷鄧之兆孫廷銓沚亭自刪詩集一卷沚亭刪定文集二卷孫廷銓本名…清詩紀事初編 ,6卷 ,682-684王士禎撰盧見曾補傳孫廷銓三首廷銓字伯慶…漁洋山人感舊集 ,4卷 ,158孫廷銓列傳孫廷銓山東…漢名臣傳 ,1冊2卷 ,188-197孫廷銓(1613-1674),初名廷鉉,字枚先,一字道相,別字沚亭、沚亭灌長,又字伯度、次道,諡文定。清益都(今屬山東)人。明崇禎進士,授推官。入清,擢吏部主事,康熙間官至秘書院大學士。旋乞歸。著有《顏山雜記》、《漢史億》、《歸厚錄》、《南徵紀略》。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綜合卷) ,502

出身:

崇禎12年舉人 ; 崇禎13年第三甲第150名進士

履歷:

 任期出處大名府魏縣知縣(知魏縣)崇禎?年-崇禎?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江寧巡撫]崇禎?年-崇禎?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永平推官崇禎?年-崇禎?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監紀推官崇禎?年-崇禎?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河間天津推官順治1年-順治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稽勳司主事順治2年-順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驗封司主事]順治?年-順治?年碑傳集 ,1冊7卷 ,394[文選司主事]順治?年-順治?年碑傳集 ,1冊7卷 ,394陝西正考官順治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考功司郎中順治?年-順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文選司郎中順治?年-順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順治7年-順治8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太僕寺卿順治?年-順治?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左通政順治8年-順治1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戶部左侍郎順治10年-順治1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吏部右侍郎(改吏部)順治1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兵部右侍郎(兵部侍郎)順治1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兵部尚書順治12年-順治1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戶部尚書順治13年-順治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5675號吏部尚書(調吏部)順治15年-順治18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783號殿試讀卷官順治15年清代職官年表 ,1冊 ,168太子太保順治15年-順治1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少保順治16年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 ,124卷殿試讀卷官順治16年清代職官年表 ,1冊 ,168吏部尚書(調吏部)康熙1年-康熙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783號內祕書院大學士康熙2年-康熙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史館傳稿 ,7117號

著述:

顏山雜記 4卷; 孫文定公全集 6種; 漢史億 2卷; 沚亭文集 2卷; 顔山雜記 4卷; 畢少保公傳; 沚亭詩集 1卷; 沚亭琴譜 1卷; 故明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白陽畢公墓碑 ; 山海道中; 李母瞿孺人貞操詩; 靈泉廟碑記 ; 還顏山吟 ; 遊馬鞍山記 ; 凰; 黃水不為災辨; 晚秋過馬君祠; 初春偻酸崤歼^范泉 ; 春日登望文昌閣; 石隱園藏稿 8卷; 歸厚錄 18卷; [自訂詩集 1卷] ; [自訂文集 1卷] ; 琴譜指法 1卷; 南征紀略 2卷; 琉璃志 1卷; 沚亭刪定文集 2卷; 沚亭自刪詩集 1卷[自刪詩 1卷]

關連:

孫延壽(曾祖父); 孫震(祖父); 孫元昌(父); 孫廷鐸(弟); 孫寶仍(子) ; 孫寶侗(子) ; 孫嗣端(孫) ; 孫續端(孫) ; 孫續厚(孫) ; 孫續勤(孫) ; 孫嗣忠(孫) ; 孫續廉(孫) ; 孫續慎(孫) ; 孫維謙(曾孫) ; 孫維謨(曾孫) ; 孫維謹(曾孫) ; 孫維諫(曾孫) ; 孫維諶(曾孫) ; 孫維(曾孫)

單位:

IHP

 
版权所有: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1

单位地址:果博东方客服电话,果博东方客服,果博东方公司开户

联系电话:19048888887 传真: Email:11066650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