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孙泽世是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儿子孙熊兆是乾隆丁卯年(1747年)举人、辛未年(1751年)进士;孙熊兆的祖父孙枓,他的大祖父孙懋——迁往满沟屯一支的始祖泽宇的父亲) 父子双举人。孙熊兆中举后仅四年又中进士的消息传遍沂州。孙泽世捐建沂河木桥的事实及儿子幼时的背河诗句更是流传至今。 

孙熊兆简介: 孙熊兆字起渭号沂川别号蒙羽山人善文章尤深古学由郡禀生中式乾隆丁卯科举人辛未科进士任贵州平越府湄潭县知县善于政多端邑仕归里教授生徒多所成就著有《映雪堂诗稿》《星懋甲子篇度分考》《殷年表》《琅琊考》《琅琊典略》《七邑沿革表》《律吕朱陆》等杂作鹊华桥[清]孙熊兆--虹桥跨绿水,桥上见华鹊。黛色入层霄,两峰何戍削,浮云互交通,往来无系著。疑有古仙人,相逐驾白鹤。国朝山左诗续钞》学生时代因背一女子过河上学迟到被其老师罚其即时做诗一首说明原因于是一首名传沂州的背河诗诞生了卒年五十六岁配李氏生子二人庶王氏生子一人天锡天复天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