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网站首页  祖训族规 族谱研讨 沂州九曲店 淄川般阳 淄博颜山 昌邑道照 广饶三岔 安邱寿光 诸城高密 宗亲联谊 孙境紫气 临沂孙氏 孙氏渊源 访客留言 
滚动公告
欢迎访问《沂河孫氏网》
本网面向沂河流域所有孙姓族人,面向以沂河源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山东全省、亦可扩大范围至更广的各支派孙姓宗亲。

《沂河孙氏网》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欢迎更多能提供孙氏族谱素材、热心族谱研究的网友加入我们的网站建设队伍。
 
      
本网顾问成员: 

孫  强  孫健瑛  孫卫东  孫茂廷 
孫振义  孫振修  孫景存  孫士卿   
孫善修  孫献田  孫宝银

孫朝勇(站长)13869141428
孫宝存(总编)13563962060
沂河孫氏文化研究群206970106
 
访客留言
[6-10]我老家在山东省临沂
[8-27]欢迎来自台湾孙氏宗
[4-15]您好 我
[12-9]大唐庄孙氏,和海州
[12-5]孙梧宗亲您好:刚拜
[12-5]孙梧宗亲您好:
[12-5]孙梧宗亲您好:
[10-20]枣强县是否还有尚林
[9-25]网页记载的郯城茅茨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8-27]我是济宁孙氏后代,
[3-2]我们这的辈分&nb
[9-4]勿忘在莒
 
博山村庄名称大全(1)

 

博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淄博市南面。东南与沂源县为邻;西南与莱芜市相
连;西北与章丘县和淄川区毗邻。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49.44里。总面积682平
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81平方公里。区辖共269个自然村。

 

   白塔
   位于博山区北部。南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凤凰山之东南麓。东临孝妇河,
南靠东河,西依张(店)博(山)铁路。张(店)博(山)公路从村中南北穿过。现为白
塔镇驻地。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55户,817人。耕地608亩,主产小麦、玉米。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白氏世谱》载:“我白氏……宣和七年(1125年)辽
亡金兴,干戈扰攘,避乱于青郡之右刘家坞。后迁居白滩庄。元泰定四年 (1327
年) 立下祖坟”。又据清同治九年《梁氏家谱》载:“始祖松,于洪武年间由山
西洪洞县迁居白塔店。”据此,元泰定四年(1327年)之前,已有此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淄川县志》、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均载村名为“白塔店”。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白塔”。
   据该村75岁老人高明宝讲:明代以前,有白姓在村东沙滩上开店,故名“白
滩店”。后因店房倒塌,行人称此为“白塌店”。后演变为“白塔店”。以后又
简称“白塔”。

   西阿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北二公里。地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洼。设一村
民委员会。共175户,643人。

   《般阳胡氏族谱》载:“我始祖讳克忠公。自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西阿。”据此,胡氏当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此定
居。
   据该村60岁村民穆少颜讲:因村处凤凰山之阴,地势低凹,遂以地形命名为
“凤凰窝”。又因村处大海眼之西,改名为“西窝”。因“窝”与“阿”谐音,
后又演变为“西阿”。

   大海眼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1.8公里。 东靠张博铁路。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710户, 2,620人。耕地1,556亩。所处地势平坦,水利资源丰富。以种蔬菜为
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代至正年
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三世隆祖居大海眼。”清光绪三十四年《杨
氏世谱》载:杨氏来此定居时间略晚于孙氏。据此,明初已有此村。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已有“城西南三十里海眼店”的记载。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海沿”;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海眼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洪济桥兼初
修石路碑记》载村名为“大海眼”。
   该村干部孙迎昌讲:早年有人在此开店,店旁有一旺泉,相传大禹治水时留
下一个海眼,故名“海眼店”。后逐渐形成大村,遂改名为“海眼庄”。为有别
于邻村“小海眼”,定村名为“大海眼”。
   1938年古历二月二日,日本侵略军曾在村东南铁路旁残杀我村民二十余人。

   小海眼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北0.5公里,处张(店) 博(山)铁路以东,孝妇河
以西。张(店)博(山)公路由村中南北通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设一村民委员
会。共290户,1,089人。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枣强人,远世祖孙公讳子玉。元至正年间,
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藩六庄)……十一世允稍后人居小海眼。”据此,孙
氏当于明万历年问(1573~1619)在此定居。
   据传,该村原属“海眼店”之一部分,至清嘉庆年间以后,方独立为村,初
名“坊子” 。 民国九年《淄川县志》始有“小海眼”村名的记载。因该村小于
“大海眼”故名“小海眼”。

   国家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北两公里。海(眼)万(山)公路由村西转向东南。
村东新建村,地处兴隆山之阴,西依大奎山。均为瓦房或楼房。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814户, 2,989人。耕地1,474亩。以种蔬莱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兼
有果园,每年产水果居本镇首位。村东有胜天水库,客水量88万立方。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居东万山,后入又迁居国家
庄。”《国氏支谱》载: “明正统丁卯(1447年)举人固盛,字永盛,登进士第,
累官工科都给事……。”据此,国氏当在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
均有“国家庄”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71岁老人国洪珍讲:明朝时,原村名为“黄家庄”。清初国姓为该村
望族,遂改村名为“国家庄”。

   因阜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一公里,地处孝妇河之东。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36户,958人。耕地506亩,主产小麦、玉米。村中有236户常年种韭菜,共种
韭莱125亩, 年收入15万元,索有“韭菜村”之称。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据此,
该村于清康熙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该村64岁老人张文凤讲:本村原为“饮马庄”之一部分,因人丁繁衍,后
独立为村。因村西有一土岭,故取名“因阜”。

   饮马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1.3公里, 东倚兴隆山。新村建于村东东顶山
之西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63户,2,138人。除回族一人外,均为汉族。耕地
1,098亩, 主产小麦、玉米。村旁有砂石山,石质坚硬。打制石器是当地的传统
工艺。

   《阎氏族谱》载:“吾阎氏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入也。自明洪武初年,徙
居山东省青州府城里……五世祖寿,居淄川县饮马泉。”据此,阎氏当于明咸化
年间(1465—1487)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及民国九年(1920年)的《淄川县志》均有“饮马”
树名。
   据该村79岁老人王化南讲: 早年村内有一水池, 池旁有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重修水池时立的碑碣,载有“饮马池”三字,故取村名为“饮马泉”,
后演变为“饮马”。

   石佛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0.8公里。地处孝妇河以东。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17户, 442人。耕地l91亩,以种蔬菜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

   《张氏族谱》载:“我祖于清康熙年间,由淄川西南郭庄迁居因阜。一世祖
建功,子三:新、月、纯。纯迁居石佛。”据此,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前
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石婆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淄川县志》又载村名为“石坡庄”。
   据该村65岁村民孙即贤讲:早年村西面有一阁,内供女佛一尊。故定村名为
“石婆庄”。后演变为“石佛庄”,又简称“石佛”。

   小梁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0.8公里。东靠张(店) 博(山)铁路。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71户,269人。耕地182亩,主产小麦、玉米。

   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氏族谱》载:“始祖松,于明洪武年问,由山西洪
洞县迁居白塔店,二世祖长支后居梁家庄。”据此,梁氏当于明初在此定居,并
以姓氏命名为“梁家庄”。《薛氏世谱》载薛氏在此定居时间,与梁氏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义气碑记》、
民国九年 (1920年) 《淄川县志》均载村名为“梁家庄”。后因村小,遂演变为
“小梁庄”。

   小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一公里。东靠张(店)博(山)铁路。设一村民委
员会。 共300户,1,070人。耕地817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蔬菜。

   据《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林,明洪武年间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
十二世有祥后居小庄。”又据明万历十七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
里,有庄名曰孙家庄。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自三世三支宪祖
迁居小庄。”据此,明永乐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 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小孙家庄”。
   据68岁老人孙即津讲:因村处于“大孙家庄”东北一里处,人口较少,故以
姓氏定村名为“小孙家庄”,后简称“小庄”。

   大庄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西南两公里,东靠石沟河,西依大尖山。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629户,2,756人。耕地2,774亩,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苹果园。村
西建塘坝两个,容水量各一万立方。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孙氏家谱》载:“淄城以南三十五里有庄日孙家庄。
盖自国初,我孙氏从章丘县徙居兹土……斩荆棘,薤草莱,因家焉。”据此,当
立村于明初。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两孙家庄”。清乾隆
四十一年(1776年)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大孙家庄”。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重修洪济桥碑记》载村名为“大庄”。
   据村中68岁老人孙即津讲:初立村时,以姓氏命名为“孙家庄”。明永乐年
间,该村孙氏一支迁居村东北一里处立村,因人口较少,定村名为“小孙家庄”,
原村为“大孙家庄”,后简称“大庄”。

   罗圈沟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东南1.8公里, 东靠东顶山,南北丘陵起伏,沟河
环绕。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4户,731人。耕地588亩,主产小麦、玉米。因村
靠砂石山,石质坚硬,打制石料、石磨巳成为该村的传统手工业。

   《孙氏家谱》载:“我先世乃直隶之枣强人。远始祖孙公讳子玉,元朝至正
年间,因山左居民鲜少,迁发兹地……九世之后居罗圈沟。”据此,孙氏当于明
嘉靖前在此定居。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孙氏祖茔碑》、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关帝庙碑
记》,均载有“罗圈沟”村名。因村处于东顶山之下,山沟之间,形如“罗圈”,
故名“罗圈沟”。

   小店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3.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东顶山,海(大海
眼) 万(东万山)公路由村中弯曲通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5户,793人。

   《宋氏族谱》载“吾祖于明初由枣强徙居博山香亭……。九世祖之后居小店。”
据此,宋氏当于明万历前在此定居。
   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载有“东南乡小店”的村名。
   据该村75岁老人宋道成讲:据传,早年此处有一家小店房,故得村名为“小
店”。

   北峪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六公里,大奎山之阳,东西两侧丘陵起伏连绵。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331户,1,140人。除满族一人外,均为汉族。耕地631亩,
主产小麦、玉米,兼有苹果园。

   清同治三年(1864年)《张氏祖茔碑》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迁发山东省……
泰祖来居万山北峪庄”。据此,张氏于明初在此定居。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
县志》载有“北峪庄”的村名。因该村处于万山地区北部的山峪中,故名“北峪”。

   北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5公里。北倚大奎山,南靠海(大海眼)万(东
万山) 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86户,1,632人。除回族六人外,均为汉族。
耕地997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小煤井、焦宝石矿、耐火材料厂。

   本村西南隅曾发现北宋时的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宋代之
前即已建村。清嘉庆五年《重修金地院碑记》载:“万山庄金地院,于元至元五
年,僧福元创修之。明之成化四年,僧之禅重修之。”据《张氏祖茔碑》、《国
氏祖林碑》、《路氏族谱》之记载,以上诸姓氏均于明初到此定居。
   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年) 《淄川县志》 载村名为“万山”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庄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
   因该村位于南万山之北,故名“北万山”。

   南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4.7公里, 西靠东顶山。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385户,1,287人。耕地970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胡氏族谱》载:“始祖自元代至元年间由枣强迁来淄川岳阴庄。缙祖自岳
阴迁居南万山。”本村西及南岭曾发现宋代古窑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l40米,
面积3.5万平方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此,北宋年间此处已有村落。明
嘉靖二十五年 (1546午) 《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之南,
故名“南万山”。

   东万山
   位于白塔镇政府驻地白塔以东5.5公里, 东、北两面丘陵环绕。是全镇最大
的一个自然村。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56户,3,668人。耕地2,637亩,以农为
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有林果园。特产砂锅,已有二百年的历史,畅销全国各
地。工副业有砂锅厂、焦宝石矿、建筑队、煤井。
   《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至东万山。”在村西南隅曾
发现宋代古窑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北宋年间即已建村。明嘉靖二
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淄川县志》载:
“万山在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村处北万山以东,故名“东万山”。

   北域城
   北域城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三公里。现为域城镇政府驻地。地处丘
陵。 北临石臼河。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96户,1,977人。耕地1,550亩。以农为
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树造林。经济树有苹果等。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等。

   《般阳胡氏族谱》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山西北胡城。”又据《李氏世谱》载:“吾李氏始祖讳
彦明,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县迁居山东淄川县城西北台头庄入籍。十五世高才,
迁居北域城。”据此,胡、李两姓分别于明初、清初在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字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
为“北胡城”。本村因处于三个域城以北,故名“北域城”。
   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公元420—422年)侨置绎幕县。《续山东考古录》
载:“博山县西北路有三域城村,疑侨绎幕县。”域城一名可能由此而出。 (详
见后《域城地名考》) 胡城乃域城的别名。因南朝宋所侨置的绎幕县治,为北魏
道武帝(鲜卑族,古代泛称胡)所赐崔恬食邑,故也名胡城。

   东域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东0.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76户,1,943人。
耕地972亩。 以种蔬菜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工副业有减速机厂、砖厂
等。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
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固,始复旧居。……十二世光告,由张庄迁居博山东域
城。”《宋氏族谱》载:“宋氏明初从枣强迁居博山县西冶街香亭后,又迁居东
域城。”据此,宋、崔两姓分别于明朝初期、中期到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宇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胡城庄”。清乾隆八年(1743
年) 《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
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为
“东胡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东,故名“东域城” (地名含义详见“北域城”
条)。

   南域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0.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78户,1,203人。
耕地921亩。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翻砂厂、砖厂。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山东章
丘。始祖讳林,二世祖桐年、桐春居南博山,后迁居南域城。”《般阳胡氏族谱》
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淄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
山西北胡城。”据此,马、胡两姓于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南,故名南域城 (地名含义
详见“北域城”条)。

   西域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35户,1,227人。
耕地1,204亩。地处丘陵。主产小麦、玉米,并有果园、山林。工副业有翻砂厂、
机械厂等。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建关帝庙碑记》载:“夫是庄,古有关帝祠也,
迄今盖百岁矣。”据此,明万历年间已建庙,并有人在此居住。《李氏世谱》载:
“吾李氏始祖讳彦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迁居于淄川县城北台头庄入籍……十
五世志城迁居吴家宅。”该村《郇氏墓碑》与《李氏世谱》所载时间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
碑记》、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吴家宅”。
   据62岁村民郭立森讲:明末有吴姓在此定居,故名“吴家宅”。抗日战争时
期,因村名与石门乡吴家宅同名,又因处三个域城之西,故更名为“西域城”。
   西域城是著名革命烈士郇慎民的故乡。村西有博山烈士陵园。有白石洞,为
游览之地。

   张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39户,483人。
系工农插花地区。耕地23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翻砂厂。

   《黄氏族谱》载:“黄氏原籍枣强人也。明洪武三年入章丘。始祖子忠葬于
黄石坞。九世举齐迁至颜神城西张家庄居焉。”据此,该村于明万历年间即已建
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
均有“张家庄”的村名记载。
   据传,张姓在此定居较早,又因村南有一泉眼,长流不断,便以姓氏命名为
“张家泉”,后沿革为“张家庄”。

   簸箕掌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东北三公里。西临孝妇河,北依自塔镇罗圈沟村。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645户,2,286人。耕地1,26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工副业有砖厂、水泥制品厂等。1984年集资九万余元,建起了簸
箕掌村孝妇河大桥。
   《刘氏世谱》载:“吾刘氏之渊源,自明洪武初年由直隶枣强迁移博山县西
河庄。明清之际,吾十世祖由西河迁簸箕掌庄。”《王氏族谱》载:“始祖讳福
林,明洪武时自盐山迁居淄川大昆仑。十二世祖讳有党,迁居簸箕掌庄。”据此,
刘、王两姓于明末清初已到此定居。
   该村76岁老人王勤祥讲:村处朝阳山西麓。势如簸箕,形如手掌,故名“簸
箕掌”。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白石洞《戏
台施财碑记》均载村名为“簸箕掌”。

   和尚房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6公里。地处峡谷之中,群山环抱,山青水秀,
风景宜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5户,343人。耕地329亩。主产小麦、玉米。林
业较发达。工副业有石料厂。

   《般阳孙氏长支家谱》载:“明朝洪武四年,献、默祖来淄邑西南隅岜山庄,
遂居焉。九世稔,生员,军机有功,授守备,居和尚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孙公稔,字丰侯,因数奇,遂
无进取意,乃弃旧第,卜居西山之麓,籍茅屋数闾,琴书自娱。”据此,当立村
于清朝以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柿岩,在县西20里,一名鹿岭,
俗呼和尚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也载村名为“和尚房”。
“坊”与“房”系谐音字,后沿变为“和尚房”。
   和尚房是博山知名人士孙干的故里。
   1984年镇、区将该村定为自然风景区。有古建筑“石楼”尚存。

   房家庄
   位于域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南临素滨河,与大李家庄咫尺相望。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96户,7O3人。系工农插花区。以农为主。耕地49O亩。主
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煤井、翻砂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运输业发
展速度快,成为运输专业村。
   《田氏族谱》载:“始祖治文、治孟兄弟两人,于明初自山酉迂来益都县颜
神镇之西房家庄。”
   据传,隋代已有房姓世居于此,是唐室名相房玄龄的祖籍。故以姓氏命名为
房家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同乐
桥碑记》,清宣统二年(1910年)《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房家庄”。

   杨兰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三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10户,354人。耕
地面积244亩。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
机械加工厂等。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
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目,始移旧居。十五世玉祺居羊栏庄。”据此,崔氏当
于明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明代即已形成村落。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羊栏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羊栏”。
   据81岁村民胡以祥讲:明末这里原是博山城里蒋家的羊栏。居民多为蒋家看
管羊栏的佃户, 后形成村落, 故名“羊栏”。后因村旁有条沙沟河,改村名为
“羊栏河”。
   1982年8月,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杨兰河”。

   掩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东两公里,东有孝妇河沿村北去,西有张 (店) 博
(山) 公路贯境而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77户,2,983人。耕地743亩。地处城
郊,以种蔬菜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农机厂、水
泥制品厂、建筑队等。1984年投资43万元兴建贸易货栈、综合门市部、矿运机械
厂、纸箱厂、毡厂等。
   《颜山王氏族谱》载:“始祖讳英,明洪武初由登州府莱阳县花园头村迁青
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即今博山县掩地庄。”据此,明初即已建村。
   清康熙九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掩的”。
   据该村61岁村民胡立万讲:因村处孝妇河之侧,当河水泛滥时,常被水淹,
故名“淹地村”。明末清初,村民为了吉利,取把村庄掩护起来,防止被水再淹
之意,遂改名为“掩地”。后因“地”与“的”系谐音字,亦称村名为“掩的”。

   赵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东北2.5公里。地处城郊。庄东依张(店)博(山)公路,
西北有石臼河。市结核病防治院、劳动局技校坐落村东北处。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588户,1,924人。耕地936亩。以种蔬菜为主,兼植树造林。工副业有农机厂、
砖厂、 水泥制品厂。1984年筹建耐火材料厂,予计1985年投产。
   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氏族谱》载:“一世松祖,明洪武初自枣强迁青州
府淄邑白塔店,至二世祖迁居赵庄。”《孙氏家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据此,
当立村于明初。
   清康熙九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均有“赵庄”的村
名记载。
   据该村61岁村民梁绪瑛讲:明代,博山城里赵家在此有部分土地,雇着佃户
耕种,故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

   平堵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北两公里,北与蕉庄乡接境。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488户,1,635人。耕地1,O94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
耐火材料厂、铸造厂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尚志,明洪武初,自山西洪洞西鹊窝徒居淄邑西
南隅傅家庄, 即今平堵沟是也。 ”据此,明初即已形成村落。《高氏墓碑》、
《于氏族谱》、《郝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均载村名为“平堵沟”。
   据该村92岁老人李在有讲:汉朝时村名为傅家庄。元朝时傅姓他迁,明初迁
入栗、耿、李姓。因村处河沟之侧,村中又有东、西两阁,有把小河堵住之势,
故更村名为“平堵沟”。

   大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30户,959人。耕
地面积619亩,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厂、缸瓦
厂、汽车修理厂等。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捐员外郎。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午)《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大乔家庄”。
   乔家庄原为一个村,因人口繁衍,遂分为“大乔”、“小乔”两村。“大乔”
应作“大桥”。据传,因村北有座大石桥,故名“大桥家庄”,后简称为“大桥”。

   小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设一个村民委员会。共383户,1,304人。
耕地776亩。 地处丘陵。主产小麦、玉米。近年来大搞经济林,发展淡水养鱼,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铸造厂、草绳厂等。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捐员外郎,陶于八陡,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小乔家庄”。
   据传,因庄西有一小桥,与大桥相对,故取名“小桥家庄”,后简称为“小
桥”。

   大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北2.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42户,2,004人。
耕地1,622亩。 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翻砂厂、建筑队等。
   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周氏谱碑》载:“吾祖本冀州枣强人也。粤自清季
初年,有始祖兄弟二人,由彼同迁于淄邑大峪口。”又据《笼水赵氏世谱》载:
“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十四世兴实,字丰迁,徙居大峪口。”
据此,以上两姓当分别于清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均有大峪口村名的记
载。
   据该村65岁村民刘升森讲:在1966年以前,村西有一名为《重修三皇庙》的
碑碣,上载有“明天启年间,傅、郎两氏始居于斯”等字样。
   因村处博山通往西山的最大峪口,遂取名为“大峪口”。

   小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西2.5公里。村南0.5公里处有白石洞和博山烈士陵
园。设一村民委员会。共67户,229人。耕地22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
石料厂。
   清光绪八年(1882年)《观音老母庙碑记》载:“博邑西北隅之石匣庄,李翁
秀远,回家务农之老叟也。李翁于光绪八年(1882年)迁居道沟峪口,甘穴居而野
处开田。”《李氏世谱》所载略同。据此,清光绪年间在此建村。
   据该村70岁老人张洪起讲:因村处道沟峪口,故名“道沟峪口庄”。后村民
以村名不雅,为与大峪口庄区别,于1940年改村名为“小峪口”。

   姚家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90户,948人。耕
地面积697亩。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林业较发达。盛产大
枣。特产以燕垒著名。工副业有电镀、翻砂、农具配件厂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苏氏家谱》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
南乡蕉庄乡安居乐业有年矣。六世祖讳池德,支派分别,又迁于博邑城西十余里,
在张一泉二里之遥破庄子村(即姚家峪前村址)居住。在庄西钱家峪道上,有石碣
为志。”据此,苏氏当于明正德年间在此定居。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姚家峪”的村名记载。
   据传,苏、姚二姓在此定居后,因屡遭王婆寨强人劫持,苏姓迁居牛角,姚
姓迁入此峪中,并以姓氏命村名为“姚家峪”。

   小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三公里,南边紧靠杨兰河村。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9户,177人。耕地119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机械制修厂、
铸造厂等。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来颜神镇李家庄。”据
此,明初已形成村落。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据该村80岁老人李昌厚讲:明嘉靖年问,因李姓来此定居者较多,为与大李
家庄区别,故以姓氏定村名为“小李家庄”。后简称为“小李家。”

   大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 村前有素滨河。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75户,593人。耕地35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电器修配厂、
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氏墓碑》载:“高氏始祖讳自厚,二世祖讳宗
学,居平堵沟庄。三世祖讳文斗,迁于李家庄。”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迁来颜神镇,居李家庄。”
据此,高、李两姓当于明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李家”村名的记载。该村因略大
于邻庄小李家庄,为与小李家庄区别,故名“大李家庄”。后简称为“大李家”。

   阎家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5公里, 与伊家楼村紧连。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0户,98人。耕地79亩。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砂
锅厂等。
   《黄氏族谱》载:“始祖子忠,于洪武三年自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后
又迁中石马定居。七世祖迁阎家楼定居。”据此,明嘉靖以前已建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创建关帝庙碑》,均载有“阎家楼”的村名。
据传,因有阎姓在此居住,并在村中建有楼房一座,故命村名为“阎家楼”。

   孟家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3.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l05户,370人。
耕地220亩。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等。

   《宋氏族谱》载:“宋氏于明朝初由冀州枣强迁西河镇。八世祖讳世,嘉靖
年间迁颜神西山孟家林小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
六年(1937午) 《续修博山县志》、清道光二年(1822年) 《重修关帝庙碑》均有
“孟家林”的记载。据此,明嘉靖年间已形成村落。
   据传,早年村前有一孟家林,当时并无人烟,仅有一看林草屋。后宋、王、
李姓相继迁来后,居民住宅都建在高埠之处,又以孟家林的“林”字不祥,改为
“顶”宇,取村名为“孟家顶”。

   伊家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村西有九龙峪,风景宜人。设一村民委
员会。共85户,585人。耕地29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
材料厂、饭店、综合厂等。
   据《伊家林谱碑》载:“伊氏三世祖进禄,字在中,明初由枣强迁于斯。”
据此,伊氏当于明洪武初在此定居。又据传,伊氏之后有名伊洪衮者,是清康熙
年问武林名人。他曾陪同赵班玺在宴席上迫使恶霸翟三虎认罪服输。博山民间传
有赵氏为民除害的佳话。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伊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伊家楼”。
   该村原以姓氏命名为“伊家庄”,后因伊洪衮在村西建了一座楼,故后改称
为“伊家楼”。

   昃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2户,431人。耕
地197亩。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砂锅
厂等。
   据《阎氏墓碑》载:“吾族乃山西洪洞县人也,明洪武八年徙居青州府益都
县孝妇乡土门头庄。明末清初迁昃家庄。”据《昃氏族谱》和《碑文》考证:昃
氏先祖昃龙、昃凤,系明朝朱氏后裔,逃难到博山西山王大岭下,时已过午。因
太阳偏西为昃,故取其义命姓氏为昃。后以姓氏命村名为“昃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村名为“昃家”。
   据传,昃氏对清朝怀有灭国深仇,故昃氏对其后代留有“居青山,广谋田,
务桑农,不取仕”的遗训。事实证明,昃氏治理的田地不少,但在清朝却没有一
个当官的。
   昃家庄是著名革命烈士阎瑜的故乡。

   夏家庄
   位于博山城的北部,处张(店)博(山)公路和孝妇河的东侧。距博山城三公里。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隶属钢铁人民公社(现域城镇) 。1962年隶属五龙公社(夏
家庄镇)。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77户,1,695人。系工农插花地区。其中农民348
户, 988人。建国前,绝大多数民房为简陋的破草房,现95%以上的村民都新建
了楼房和瓦房, 村民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耕地241亩,以种蔬菜为主,年
产量179万斤,系博山区蔬菜主要产地之一。现系夏家庄镇人民政府驻地。
       宋庆元四年(1198年)陆游《渭南集·镇江府副都统厅壁记》载:“州防御使
淄川夏侯君……每见其抚剑抵掌,谈中原形势,兵法奇正,未尝不太息,恨不与
之周旋于军旅间也。君亦谓予非龊龊老书生,以兄事予,甚敬。”清康熙十二年
(1673年)毕际有在《淄乘微.夏侯》又载:“吾邑夏侯氏之闻人也,其人能与陆
翁(陆游)为友,当亦不俗。……夏侯氏世居颜神镇北笼水东岸,名夏侯庄。”据
此,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之前,已有此村。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颜神镇。十世屏齐,字表东,庠生,居夏家庄。”《崔氏族谱》、《丁
氏宗谱》、《冯氏宗谱》所载到此定居时间,均于明代。因夏侯氏来此定居早,
人口最多,故以姓氏命名为“夏侯庄”。后演变为“夏家庄”。

   后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北1.5公里。地势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O9
户,4,142人。系工农插花区,其中农民913户,2,438人。耕地673亩。是博山区
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年产量512万斤。并兼产苹果3.5万斤。

   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建筑安装工程队、玻璃制瓶厂、机械制修厂、鞋厂等。

   据该村孙兆海等人讲:“文革”中已毁的村西彼岸寺金碑已镌有“后峪庄”
村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般阳高氏族谱》载:“余先世本山西人。洪武年
间由枣强迁发以来,始祖讳贯初,居益都之后峪庄。”据此,金代 (公元936年)
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
载村名为“后峪庄”。相传立村时,因村边有一条峪,位于西河山背后峪口,故
取名“后峪庄”。后简称“后峪”。
   古迹有英山下金大定二年间所建的“彼岸寺”、狮子及两株古老的银杏树。

   安上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北2.5公里。 东与本区南万山接境,西与本镇后峪
庄毗连。地势东、南、北三面高峻,庄中低洼。有古建的尼姑庵座落在村西北。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151户,4,495人。属工农插花区。耕地800亩。矿藏资源
丰富。 以蔬菜生产为主,是博山区蔬菜产地之一。
       元至元年间(1264年)《重修白云观碑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均有“庵上”村名。元大德年间,有薛氏迁此定居。《薛氏世谱》载:“始
祖讳德祥, 字云堂, 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十二世为魁居安上庄。”据
《笼水白马张氏族谱》、《笼水赵氏世谱》所载,两姓均于明嘉靖年问迁此定居。
据此,元代初(1206年) 即已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
“庵上”。
   据传,早年此地荒无人烟,在村西侧建有尼姑庵一座。后在元代,有一周姓
在尼姑庵上方建房定居,故名“庵上”。后演变为“安上”。

   五龙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以南一公里。四周受淄博工业陶瓷厂等近十个单位包
围。 地势较平。设一个村委会。共1,260户,4,384人。系工农插花区。耕地198
亩,以种蔬菜为主,是我区蔬菜主要产地之一。
   工副业有石灰窑、陶管厂、磷肥厂、饮食服务业。全年总收入78.1378万元,
利润31.1001万元。
   《丁氏宗谱》载:“始祖禄,字九思。明洪武八年迁居颜神杌子岭。”《苏
氏族谱》载:“吾祖于洪武七年,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南乡焦庄。九世祖志礼迁
杌子。”《般阳孙氏长支家谱》、《笼水白马张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均在明
万历年间。据此,明代初年(1368年)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雍正《重修三圣祠记》、清乾隆十八
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杌子”或“务子庄”的村名记载。据该村老人
李其祥讲:该村因处杌子岭得名,后演变为务子。村民嫌村名不雅,就以村中五
条弯曲如龙的河沟形状,更名为“五龙庄”。后简称“五龙”。

   窝疃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以东一公里,处于镇辖区中间。地势低洼。村中有一
条河流贯串,此河起源于良庄水库,最后流入孝妇河。交通方便。设一村民委员
会。 共241户,910人。系工农插花地区。耕地202亩。是博山区蔬菜主要产地之
一, 。
   工副业有:石料厂、石灰窑、机械制修厂、金刚石厂等,年产值61.8143万
元,利润28.2957万元。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十
四世文义、文建居窝疃庄。”据传,薛氏于元至正年间已在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清乾隆《重修慈云庵碑记》、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有
“窝疃”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干部赵增兰讲:因该村地势低洼,故取名“窝疃”。

   良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夏家庄东南两公里。东与淄川区西河接界。地势平坦。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553户,2,097人。系工农插花地区。其中农民382户,1,184人。
耕地491亩。 是博山区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年产量200万斤。兼产苹果,年产20,
000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收入199元; 1983年人均收入368元,增加了
1.85倍。
   工副业有机械制修厂、石料厂、 油漆厂等。年总产值121.2533万元,利润
51.0348万元。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圣祠碑记》载有“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梁庄”字
样。《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县颜神镇。 十四世继贤, 字丕承, 后居梁庄” 。据此,明万历年间
(1573年)以前已建村。
   清顺治《重修三圣祠记》、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雍正、乾
隆《重修三圣祠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裁村名为“良庄”。
   据该村64岁老人刘宗照讲:1930年前,村外已毁篆文碑镌写庄名为“集贤村”,
并刻有古曲牌。相传此处系周代俞伯牙会钟子期处。至明代,有梁姓在此定居,
故以姓氏命庄名为“梁庄”。清代初,梁姓后代绝。取吉祥嘉言之意,改村名为
“良庄”。
   村中有涧园,系清初赵执黄的别墅。

   福山
   位于博山区东部。距博山城五公里,地处福山北山以南,东邻西河岭,西邻
葛条山与茂岭村相依。南与大黑山后村相望。设一村民委员会,两个居民委员会。
共638户, 1,995人。耕地1,308亩。主产小麦、玉米。山东福山陶瓷厂驻此。为
博山区陶瓷产地之一。镇政府机关驻此村。
   工副业:原有磨场、电瓶充电厂、林场、陶土井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来,新建煤井一处,煤矸石井两处,还有陶瓷化工厂、修缮队等。年产值59.4万
元。1978年人均收入为102元;1988年提高到859元。较前增加了3.57倍。
   《翟氏族谱》载:“翟氏始祖于明洪武初自枣强迁居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福
山。”《刘氏族谱》载:“吾刘氏之渊源自明洪武初年,由直隶枣强迁青州府西
河庄、福山。”据此,明代洪武年间已有此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分
别载有“疙瘩湾”和“福山”字样。
   据传,该村生产陶瓷历史较久,故名“刮大碗”,后谐音沿称“疙瘩湾”,
因位处福山之西麓, 故于清乾隆初年即以山名和取吉祥嘉言之义, 将村名改为
“福山”。
   福山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二等功臣苏学军同志的故
乡。

   茂岭
   位于镇政府驻地福山村以南0.5公里。地处六罗山北侧凤凰岭下。地势低洼。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390户,1,260人。耕地976亩。主产小麦、玉米。原西河煤
矿桃花峪井在该村西侧,煤炭蕴藏量较丰富。工副业有砖厂、制修厂、煤井等。
年产值36.7万元。1983年人均分配340元。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房氏族谱》载:“吾房氏族原系直隶枣强人也。自
明洪武年问迁于青州府峨庄卜居。十六世荣彦迁居茂岭庄。”《芦氏墓碑》镌有
“大明正德八年”字样。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8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毛岭”。据此,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
以前,已有人聚居。
   据传,该村因处凤凰岭下,岭上漫山遍坡杂草丛生,故得名“茅岭”。后人
误为“毛岭”。又因该地岭上林木茂密,后来取村名为“茂岭”。

   大黑山后
   位于镇政府驻地福山村以南0.5公里。 地处黑山北山脚下。地势平坦。设一
村民委员会、一居民委员会。共425户,1,535人。耕地857亩。主产小麦、玉米。
工副业有煤井、石灰窑、砖厂、冰糕厂、草绳厂等。年产值32.2万元。
   《赵氏族谱》载:“明洪武初,我赵氏自枣强迁居青州府黑山后。”明嘉靖
年间《房氏墓碑》载: “祖本冀州枣强人。明洪武年问有迁发之令,乃始迁诸
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之西颜神镇之东北黑山后乡。”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
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黑山后”。据此,明初
即已建村。
   相传,因该村位处黑山的后面,故名“黑山后”。清咸丰年间,村西南侧人
口繁衍,独立为村。为了和“小黑山后”区别,更名为“大黑山后”。

   小黑山后
   位于镇政府驻地福山村西南0.5公里。地处黑山北麓。系全镇最小的一个村。
共191户, 632人。耕地496亩,全系山地。主产小麦、玉米。地下煤炭蕴藏量较
丰富。工副业有石英厂、林场、煤井等。年产值2.1万元。
   《赵氏族谱》载:“明洪武初,我赵氏自枣强迁居青州府黑山后。”明嘉靖
年问(1522年)《房氏墓碑》载:“祖本冀州枣强人。明洪武年间有迁发之令,乃
始迁诸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之西颜神镇之东北黑山后乡。”据此,明初(1368年)即
已建村。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
载村名为“黑山后”。清咸丰年间庙碑载村名为“小黑山后”。因村处黑山之后,
故名。后因村民较多,故于清咸丰年间分为两个村。为了和“大黑山后”区别,
遂更名为“小黑山后”。
   小黑山后是著名革命烈士曲庆来的故乡。

   山头
   位于博山城的东南部。镇政府驻地山头北距博山城2.5公里。博(山) 沂(源)
公路由村中穿过。 耕地1,838亩,林地651亩。共5,449户,20,552人,其中非农
业人口18,266人。除三户回族外,均系汉族。设五个村民委员会,即:河北西、
河北东、河北北、河南西、河南东;1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即:新博、西岭、西
头园、河北西、河南西、建中、河南东、河北北、河北南、万松山、河北东,还
有博山陶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淄博陶土矿、黑山煤矿新博四个家属委员会。
   该村南部地质为奥陶系、其它均为石炭系。土壤多为褐土和白炭土,北部多
为黑土。主产小麦、玉米。总产达123.94万斤,亩产674斤。
   该村历来以盛产陶瓷而著称。驰名中外的博山陶瓷厂。美术陶瓷厂都设在这
里。镇属陶瓷厂有山头陶瓷厂、山头美术陶瓷一、二、三厂。年总产值247.77万
元。另外五个村民委员会也都有陶瓷厂。
   村民的家庭副业也多以做陶瓷小件为主。 年总收入为354万元。比1978年的
总收入142万元增加了1.5倍。人均分配也由1978年的197元提高到352元。
   山头建村历史悠久。《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
捐员外郎。故于宋仁宗六年(1028年),卜葬于山头庄西为茔。二子故时,亦葬于
此。……薛氏自始祖起,历宋、元、明、清,世居于斯。”据此,北宋初即已形
成村落。到元初,仅薛氏一族就已成为“各居易爨二十余宅,数百余口”的大族
了。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宋氏旧谱原序》载:“益都之西偏有山城焉,日
颜神镇,名从孝妇。泉水出其祠下,孝水而东可三里,抵黑山西趾,篱落烟火,
势与山接者, 山头村也。自三世祖讳云,徙居兹土。”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山头”。
   据传,因始建村时位处万松山下的土山头上,故名“山头”。
   山头是著名革命烈士石峰的故乡。

   秋谷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东北两公里。 地处城区峨嵋山之东、 荆山之阳。耕地
575亩, 林地425亩。共1.077户,4,0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87人。设一村民
委员会,一街道居民委员会、三个家属委员会。
   地质除北面荆山属奥陶系石灰岩外,其它皆属石炭系。土壤多系黑土和黑砂
土, 比较瘠薄。主产小麦、玉米。亩产683斤。荆山有储量丰富的水泥灰岩和化
工灰岩。 故工副业以石料为主。 有机器制修厂、饭店等。年总收入93万元。比
1978年总收入的51万元增长了近一倍。人均分配也由1978年的304元提高到499元。
   该村交通方便,张(店)八(陡)铁路从村西南北穿过,并在此设火车站。博山
颜料厂、东风电机厂、工具厂、石油站、木材场,都设在这里。
   据83岁的高福会讲:他原籍龙门石匣庄人。七岁时(1908年)随父高奎成迂来
落户,给博山城里刘家放羊。那时迁来的还有郭、刘、王、赵等姓,给石勉堂、
赵燧家当佃户,在秋谷南口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借秋谷地名为庄名。民国二十
六年《续修博山县志》始有“秋谷”的村名记载。据此,清末民初始形成村落。
   “秋谷”是博山城东荆山和峨嵋山对峙而形成的一条深谷。因四时风高如秋
故名。宋代名人范仲淹曾在此寄读。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又在范公祠南建
“因园”别墅,并以秋谷为号。这样,秋谷就成了博山的名胜之地。有“秋谷高
风贤址在”的诗句赞誉。

   两平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东北三公里。地处城郊。博(山)福(山)公路由村中通过。
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村。耕地747亩,林地570亩。共380户,1,355人,其中非农
业人口739人。设一村民委员会。
   该村北部长城岭属奥陶系石灰岩,有储量丰富的化工灰岩。其它均属石炭系,
历来以产煤炭著称。土壤多系黑土和黑砂土,比较瘠薄。主产小麦、玉米。亩产
548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工副业发展很快,有煤井、石料场、化肥
配件厂,年收入147万元。比1978年总收入的26万元增加了4.6倍。人均收入也由
1978年的193元提高到610元。全村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管,结束了两平村历来吃
水难的历史。
   《房氏族谱》载:“吾房氏祖原系直隶枣强人也,自明洪武年间迁于青州府
峨庄卜居。后裔永长随父迁居两平。”据此,明末即已形成村落。
   “两平”是以“赵班玺、翟三虎两平世界”的传说而得名。 (详见《地名故
事·两平》)

   土门头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西南一公里,地处城郊。博(山)莱(芜)公路由此村西通
过。北邻白杨河电厂。耕地176亩,林地68亩。共90户,3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34人。 设一村民委员会。古代,该村是博山通往莱芜的必经之路,居民多以开
店为业。
   地质属奥陶系石灰岩,有储量丰富的水泥灰岩。山头水厂设在这里。土壤以
红土和褐土为主。 主产小麦、玉米。亩产605斤。工副业以石料、油漆为主。年
总收入17万元, 比1978年的总收入6万元增加了近两倍。人均收入也由1978年的
115元提高到315元。
   《阎氏族谱》载:“吾阎氏之祖明季播迁。先世山西洪洞县人也,族迁于饮
马泉。十世祖迁土门头。”与阎氏同时迂来的还有许、吴等姓。据此,在明末清
初即已形成村落。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
山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有“土门头”的村名记
载。
   据传,该村原是博山赵姓的羊栏。南面有一土岭,常年受洪水冲击和人工挖
掘,岭断成沟,状若门户,可通车骑,故名“土门头”。
   古迹有清代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墓。

   南神头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以西0.5公里。 东与山头相连,西邻孝妇河,南与乐疃
为邻,北靠博(山)沂(源)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和南神头、新生两个街道居民委
员会及白杨河电厂、淄博建筑陶瓷厂两个家属委员会。共1,145户,4,313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3,246人。耕地340亩,林地180亩。
   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市、区属的博山建筑陶瓷厂、食品站、电校等均驻
此地。
   地质属二迭系和奥陶系,有储量丰富的水泥灰岩。土壤多系红壤,较肥沃。
又有奥陶系的地下水和孝妇河的水利资源。 作物以蔬菜为主,年产量355万斤。
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企业蓬勃发展。该村有化肥机械厂,年总收
入377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3.3倍。人均分配也由1978年的265元提高到735元。
   该村与北神头过去统称“神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
“周末, 齐国西南郊长城岭下之北鄙, 有孝妇颜文姜居岭下。 ” 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载:“益都附郭西鄙为孝妇乡,乡有李颜村,以文姜颜氏
女孝感灵泉,后屡显微异,里人立祠祀之,故名颜神。”又,宋熙宁六年 (1073
年) 商亿《增修孝妇庙记》载:“距淄之南五十里,有水发源于山足,趋梁邹而
贯乎清济,昔人构室于源上,以为祠。按地志:齐有孝妇颜文姜,常逾历山险,
负汲新泉,奉姑所嗜,一旦感泉涌室内,派流远注,故目其地日颜神,水日孝水,
祠日颜姜之庙。”据此,该村初名“李颜村”。地域包括现在的博城一带。又因
孝妇颜文姜殁而有神,里人建庙祀之,故易名为“颜神”。后“又因地出石炭,
土可甄陶,就居者日众,因改村为镇云。”为了与镇名区别,又易名为“神头”。
此地是颜神的来由,又是孝妇河的发源地,故名“神头”。该村因位于孝妇河以
南,并为与北神头村区别,故名“南神头”。

   北神头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以西一公里。东与山头村相连,西倚凤凰山,南隔孝妇
河与南神头相望, 北靠峨嵋山。 耕地322亩,林地3l2亩。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999户,3,788人。该村位于博(山)沂(源)和博(山)莱(芜)公路的三岔口。故交通
非常方便。博山水泥厂、农机公司等均驻此地。
   地质多系奥陶系石灰岩,并有储量丰富的水泥灰岩。土壤多系红壤,较肥沃。
以种蔬莱为主,年产608万斤。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新建有化肥机械厂等。 年总收入377万元,比1978年增加3.3倍。人均分配由265
元提高到735元。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周末齐国西南郊长城岭下之北鄙,
有孝妇颜文姜居岭下,殁而有神。”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益
都附郭西鄙为孝妇乡,乡有李颜村。以文姜颜氏女孝感灵泉,后屡显微异,里人
立祠祀之,故名颜神。”宋熙宁六年(1073年)商亿《增修孝庙庙记》载:“距淄
之南五十里,有水发源于山足,趋梁邹而贯乎清济,昔人构室于源上以为祠。按
地志:齐有孝妇颜文姜,常逾历山险,负汲新泉,奉姑之所嗜,一旦感泉涌室内,
派流远注,故目其地日颜神,水日孝水,祠日颜姜之庙。”据此,该村初名“李
颜村”。地域包括现在的博城一带。又因孝妇颜文姜殁而有神,里人建庙祀之,
故易名为“颜神”。后“又因地出石炭,土可甄陶,就居昔日众,因改村为镇云。”
为了与镇名区别,又易名“神头”。此地是颜神的来由,又是孝妇河的发源地,
故名“神头”。该村因处孝妇河以北,为与南神头区别,故名“北神头”。

   东坡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以东两公里的黑山前坡。 地处城区。耕地435亩,林地
386亩。共382户,1,388人,其中非农业980人。设一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民委员
会。
   地质属石炭系。历来以产煤炭著名,是博山煤炭产地之一。土壤系褐土和黑
土.还有少部分黑砂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亩产568斤。工副业有砖厂、
陶瓷厂、煤井。年总收入38万元。比1978年的总收入13万元增加了近两倍。人均
收入也由1978年的161元提高到338元。
   《周氏族谱》载:“始祖讳志德,明洪武二年由冀州枣强县旋迁于颜神店之
北坦,九世国颂迂黄家庄定居焉。”周家林祖碑有“清处士周公讳国颂,字美西”
的记载。据此,清初即已建村。该村初名“黄家庄”。明末黄姓由中石马迁来立
村。清初又有周姓迁入。先后迁入的还有张、王两姓。清乾隆年间,黄氏全部迁
出后,因村地处山头庄东的黑山前坡,故更名为“东坡”。

   冯八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东北2.5公里,地处城郊黑山西北麓。耕地756亩,林地
176亩。共476户,1,8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2人。设一村民委员会,一个居
民委员会。
   该村山岭重迭,沟壑纵横。地质属石炭系。以产煤炭而著称。过去的“大成
煤矿”就在这里。土壤多为石砂土,土质松散瘠薄,以小麦、玉米为主要作物。
亩产430斤。 工副业有煤井两处、制修厂一个。年总收入79万元,比1978年的总
收入31万元增加了1.5倍。人均收入也由1978年的160元提高到277元。
   《冯氏宗谱》载:“始祖彦成,子六、行二,直隶枣强人。明洪武初,兄彦
通迁发云南。公迁于益都,占籍冯八峪村,墓在村北。清雍正末年,改置博山县,
子孙遂为博山人。 ” 明末清初,又有赵、高两姓迁入。《笼水赵氏世谱》载:
“始祖平,明洪武初年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迁于益都颜神镇。十一世
帝臣,子三,居龙蟠峪。”时在明末。又《高氏族谱》载:“吾始祖讳举,于明
洪武初,自北直枣强县迁于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之高家胡同。十四世敬复迁龙蟠
峪。”时在清康熙末年。据此,明代即已形成村落。
   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冯八峪”。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 《博山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龙
蟠峪”。据传,该村因地处龙蟠峪而得名。又因冯姓多住于八条峪口之下,定名
为“冯八峪”。

   窑广
   位于镇政府驻地山头东南两公里,地处城区。博(山)沂(源)公路由村东通过。
耕地613亩, 林地195亩。共506户,1,8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1人。除一户
回族外,均系汉族。设一村民委员会,一个居民委员会。
   该村以岳阳河为界,西部属奥陶系石灰岩,东部为石炭系,故以产煤炭、陶
土著称。土壤多系红壤土和褐土,比较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有宝山水库和新打
的两眼机井。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亩产达890斤。工副业有煤井、陶瓷窑、
缸瓦厂。 年总收入111万元,比1978年的总收入26万元增加了三倍多。人均收入
也由1978年的138元提高到497元。
   该村是山头镇比较古老的村庄之一,也是山头陶瓷的发祥地。据民国十八年
(1929年)在该村出土的古窑址和《薛氏世谱》的记载考证:北宋初,薛氏就由八
陡迁到这里建窑业陶,取名“窑广”。到了明洪武初期,李氏由枣强徒居于此,
已形成村落。 后又有张姓、 孙姓迁入, 仍沿用“窑广” 为村名。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窑广”村名。
   据传,因取“窑业甚广”之义,故定村名为“窑广”。

   八陡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黑山脚下。设三个村民委员会。
共1,994户,5,683人。耕地1,982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树造林。
经济树有苹果、桃等。工副业有玻璃制品、 陶瓷、耐火材料、制修、石料等。
年产值3,534,916元。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宇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
重修《薛氏世谱》载:“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于斯。”《丁氏宗谱》
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居山东淄川县道凯庄。二世珂祖迁于
八陡。”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八陡”。据此,宋代即
已建村。
   据77岁退休教师任玉林讲:八陡是个古老的庄。日伪时期因地面辽阔分为南,
青石关;北,北河口;东,东顶;西,二郎寨四个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又
改称东头和西头, 亦即八陡、 黑山两庄。早年地图上只标八陡而无黑山,故有
“先有八陡,后有黑山”之说。后因人口繁衍,房屋鳞次栉比,故与黑山分开,
以便管理。因庄外有东顶、南天门、南崖头、八古台等八个斜度很大的陡坡,故
得名“八陡”。

   黑山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黑山脚下,距博山城九公里。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823
户,5,281人,耕地1,312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煤井、冰糕
厂、石料、翻砂、木器、橡胶、电瓷、砖瓦厂。年总产值达1,130,694元。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
重修《薛氏世谱》载:“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于斯。”《丁氏宗谱》
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居山东淄川县道凯庄。二世珂祖迁
八陡,三世汝桐祖迁居八陡北河。”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
国民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黑山”。据此,宋代即
已建村。
   据77岁退休教师任玉林讲:黑山与八陡实际是一个庄。考证多种志书及传述,
历代区划迭次变动为乡、社或镇,均以地阔人繁,故分为两庄,以便管理。日本
帝国主义统治时期, 曾分为八陡东头和西头,亦即黑山和八陡两地。因该村位
于黑山下,山石呈黑色,所产煤炭,素以优质著称,故取名“黑山”村。

   石炭坞
   位于镇政府驻地以西2.5公里。设六个村民委员会。4,022户,11,718人。耕
地3,216亩。主产蔬菜、小麦、玉米。工副业有陶瓷、石料、砖瓦、矽砂、木器、
被服、翻砂、油毡纸等企业。年产值5,769,299元。
   《崔氏族谱》载: “吾祖系出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
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目,始复旧居。二世福族,后居石炭坞。”《鹿氏宗谱》
载:“一世庆仙、子四,生于元,卒于明。自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居山东
益都县西南界,即今博山。长支钢祖第一门住石炭坞。”明万历十六年《淄西毕
氏世谱》载:“吾祖先代当金、元两朝时,自枣强来居颜神之石炭坞。”
   明嘉清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分别载有“石炭坞”宇样。据此,约
于元代以前即已建村。
   据67岁村民丁佩楹讲:祖传古代因该庄地下多煤,故各庄贫民先后迁来,各
自搬运石头,择地垒成小屋,作为屏障栖居。石屋触目皆是,往来商旅过此时,
称为石屋子。后因其地四面高中间凹,为“坞”字之义,煤炭俗称石炭,故从其
矿产及地形,取名为“石炭坞”村。

   苏家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八陡以东两公里, 地处黑山脚下。设一村民委员会。1,275
户,2,454人。耕地791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玻璃、砖厂、石料、缸瓦
等厂。年总产值2,390,957元。
   《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于山东淄川道凯
庄。六世可玉配吕氏,子二,住苏家沟。”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苏家沟”。据此,明代即已建村。
   据该村岳立章讲:考已毁碑碣及传说,本庄苏姓原住近在咫尺的南庄。因南
庄地处交通孔道,故迁此定居,以避烦嚣。迄今庄外尚有苏姓茔田遗址。因其子
孙多夭亡,以为卜地不祥,故再迁于疙瘩湾,即今福山定居。今茔田暮碑虽毁,
但涉及来由则同,因庄处小北山深沟地带,早年苏姓最多,故取名“苏家沟”。

   源泉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距城25公里。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320户,4,817人。
耕地面积7,152亩。 地处淄河西岸,坐落在二郎山脚下,以农为主。主产小麦、
玉米,兼种蔬菜。经济树有苹果等。1983年人均收入达310元。
   村办企业有砖厂、瓦罐厂、旅馆、磨粉厂等。1983年产值达20万元,比1978
年增长两倍。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修《泰山感应碑》载:“益之西隅,有源泉镇在焉。”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分别载有“源泉镇”、“源泉庄”字样。据此,
元代即已建树。
   据村中84岁老人张家亭讲:该庄南隅三里处青龙山麓,有上下两涌泉,得名
上龙湾、下龙湾。后复取“源远流长”之义,取庄名为“源泉”。

   西山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西2.5公里。 坐落在西山坡上。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89户,634人。耕地1,376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
   《王氏续修世谱》载:“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淄,占籍于沣泉乡杨家庄居焉,
即今之鸾桥也。”《王氏谱碑》载:“太高祖存修,从淄川窍桥迁来源泉。曾祖
父孔俭从源泉迂西山定居,现已有五世。”据此,当立村于清同治年间 (1862—
1874年)。
   据该村70岁老人王云浦讲:当时土人多住西山开荒种地,每当夏秋两季多于
此栖居,从事收种。王姓去前已先有十几户散居附近五条山溜中。后逐渐形成村
落。园地处西部山坡之上,故得名“西山”。

   郑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80户,1,720人。
耕地2,228亩,地处淄河东岸。淄(川) 源(泉)公路南北纵跨村中。以农为主,主
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并有植桑养蚕的历史。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邀
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
   据此,睨末即已建村。
   据传,本庄在郑姓迁入前,因此庄坐落在古齐、鲁接境处的古城遗址前,曾
命名为“镇前庄”。后因兵燹,遂迁于淄河岸的现村址。因村中郑姓最多,故得
名“郑家庄”。

   黄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2.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5户,691人。耕
地面积737亩。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十七世讳
立宗,于成丰七年迁黄台定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有
“黄台”。据此,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以前即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住户很少,因附近各庄流水涌盛,为防水患,取名“躲水庄”。
后住户渐多,遂迁于庄北山坡一高阔土台上建房,因土呈黄色,故以地形及土色
取村名为“黄台庄”。后简称“黄台”。

   李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一公里,  淄河东岸。地处丘陵。耕地149亩。共
42户,157人。系源泉东村第四村民小组。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据59岁干部马德芳讲:源泉立村较早,后因人口渐繁,村中李、董等姓相继
迁此垦田为生。因李姓人口多,迁入早,故名“李庄”。

   西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1.5公里的峪口。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40户,871
人。耕地77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
   《司氏族谱》载:“始祖自明初从直隶枣强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查王庄,
后又迁龙口庄。八世祖宣桐迁皮峪定居。”据此,明嘉靖年间(1522年)即已建村。
   据该村70岁村民司传学讲:该庄原叫皮峪溜,以开拓山皮地谋生的贫民所住
之山峪取名。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坐落方位分为东、中、西三个皮峪村。该村方
位在西,故名“西皮峪”。

   西高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90户,1,400人。耕
地面积1,743亩。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等。村
办工副业有铸铝、旅馆、沙场,年产值四万元。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自宋、元之际来居此土数百年矣。”明嘉靖四十
二年(1563年)《重修玉生庙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重修增福堂碑》均镌
有“青州府益都县高家庄”字样。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和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高庄”。据此,宋代(1279年)以
前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高姓来此定居最早,故名高家庄。相传明隆庆年间,田舍被洪水
淹没,一部分人迂往东南山高地,即今之郭庄;一部分人迁往淄河北岸无影山上
东西山坡居住。因两地居民发生纠纷,后以无影山为界,分为两庄。该村取“人
往高处走”之义,又位于西方,故以“西高”命名。
   该村是著名革命烈士翟寿亭的故乡。

   东高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35户,784人。耕地
573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等。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自宋、元之际来居此土数百年矣”。明嘉靖四十
二年(1563年)《重修玉皇庙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无影山《重修增福堂碑》
均镌有“青州府益都县高家庄”字样。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
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高庄”。据此,宋代即已建
村。
   据传,该庄高姓来此定居最早,故名高家庄。相传明隆庆年问,田舍被洪水
淹没,一部分人迁往东南高地,即今之郭庄;一部分迁往淄水北岸无影山上东西
山坡居住。因两地居民发生纠纷,后以无影山为界,分为两村。该村取“人往高
处走”之意,又以位于东方,故以“东高庄”命名。

   泉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南1.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88户,1,490人。
耕地1,881亩。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并利用丰富的水利条件
种植蔬菜, 特别是蒜黄种植业颇为有名。人均年收入1978年为106元,1983年增
长为370元。 该庄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是市、区自然风景重点保护区之一,对
开展游览事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枣强县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
源泉社泉河头庄居住。”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泉河头”字样。据此,明初(1368年)即已建
村。
   据传,因庄东有上、下两龙湾,曾取庄名为“龙湾”。后以淄河水经此北流,
加之泉水涌往淄河,故又命名为“泉河头”。后简称“泉河”。

   中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四公里的深山老峪之中。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69
户,570人。耕地738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
   《司氏族谱》载:“明初始祖自直隶枣强县迁山东青州府般阳郡龙口庄。九
世冠训迁皮峪定居。”据此,明隆庆年间(1567年)即已建村。
   据该村64岁村民司延祯讲:该庄原叫皮峪溜,以开拓山皮谋生的贫民所住之
山峪取名。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坐落方位分东、中、西三个皮峪村。因该村位于
东西皮峪中间,故得名为“中皮峪”。

   麻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24户,1,431人。耕
地2,154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桑养蚕。
   工副业有石灰窑、沙场及各种维修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均收
入由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1983年的365元。
   该村南隅金太和六年《土地庙碑》载:“大金国淄州淄川县第六乡长流保麻
家庄”。麻庄东山山神庙供桌石镌有“大明国万历十二年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源泉社麻家庄”。现村内尚有一古槐,经有关部门考查为唐槐,距今约一千三
百余年。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麻庄”字样。据此,金代以前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早年庄北系一片涝洼之地,常年积水。相传立村后,村人利用地
利多种麻。后即以此命名为“麻家庄”,至清代又简称为“麻庄”。
   麻庄是著名革命烈士梁东三的故乡。

   珍珠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山峪1.5公里。 地处淄河东岸山峪之口。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160户,565人。耕地688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
较快,并植桑养蚕。1978年人均收入仅95元,1983年增为350元,较前增长了3.8
倍。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五世祖讳
达,行二,居住源泉南首。十五世从源泉迁入麻峪。”据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兆
台讲:“早年我祖父在世时,仅有七户居此。珍珠与麻峪咫尺之距。1945年分为
麻峪、珍珠两村。”据此,1945年始建村。
   该庄原名麻峪,与麻峪实际是一个庄。后以人丁渐繁,故分为两村。以驻地
山崖上有清泉昼夜水珠四溅,阳光下闪闪发光,似珍珠状,故以“珍珠”命庄名。

   麻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四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5户,352人。耕地
42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十五世祖
子春从泉河头迁麻峪。”据此,赵氏当于清初在此定居。
   据该村79岁老人赵玉章讲:本庄立村很晚,住户多系从麻庄迁来,于此开荒
种地谋生。该庄因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峪中,住户又多从麻庄迁入,故得名“麻峪”。

   东皮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东7.5公里。 地处深山老峪的最东面。设一村民委员
会。 共119户,411人。耕地422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经济树
发展较快,有椿芽、花椒、柿子、核桃等。
   《司氏族谱》载:“始祖自明初从直隶枣强县迁于青州府益都县查王庄,后
又迁居龙口庄。六世祖学刚迁皮峪。”据此,明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人在此定
居。
   据该村70岁老人司传学讲:“该庄以开垦山皮谋生的贫民所住之山峪取名。
1947年博山县政府按座落方位分为东、中、西三个皮峪村。该村以方位在东,故
得名为“东皮峪”。

   南坡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7.5公里。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76户,646人。耕
地面积771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葡萄等。
   《王氏族谱》载:“清嘉庆七年曾祖云弟自麻庄迁南坡。”
   该村75岁村民王治忠讲:早年该庄土地荒芜,因与麻庄毗邻,故麻庄人多前
往开荒种地。夏秋之交搭棚夜宿守坡。l945年南坡人烟渐多,遂与麻庄分村独立
营居。因该庄座落麻庄村以南的山坡上,故以方位得名“南坡”。

   大寨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东南五公里。设一村民委员。共26户,114人。耕地282
亩。地处高山之上,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树有杏、枣、桃
等,年收入1,600元。
   《李氏族谱》载:“吾李氏于明洪武初年自直隶枣强县迁居青州府益都县东
崮山。始祖兴温从此又迁麻庄定居。清咸丰二年光友祖迁大寨定居。”据此,清
咸丰年间(1851年)即已建村。
   据村民李同仁讲:该庄建村较晚。早年李光友迁此开荒谋生。相传,土人为
了安全,多迁于崇山峻岭之上以避兵燹之忠,改村名为“寨”。因寨群星罗棋布,
该寨最高,故命名为“大寨”。

   小桃花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5公里, 系郑家庄村第四村民小组。共10户,45
口人。耕地35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桃、杏等。
年收入1,200元。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
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据此,明崇祯年问郑氏在此定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贵讲:因该村位处山麓下,广植果树,春季以桃花最
盛,故名“小桃花峪”。

   石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2公里,系郑家庄村第四村民小组。共75户,284
人。耕地248亩。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之
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据此,明崇祯年间郑氏在此定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贵讲:因村址处于山麓石峪之上,故取名为“石峪”。

   南博山
   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30公里,地处辰巳山南。东依笔架山,西靠西
封山。村前有淄河流过,村后是辛(店)泰(安)铁路。为南博山镇机关驻地。设三
个村民委员会, 即东村、中村和西村。共937户,3,526人。耕地2,669亩,主产
小麦、玉米。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为破陋草房,现在村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变
化,90%以上的居民新建了瓦房。
   工副业原有砖厂一处、石灰窑一座,年产值七万元。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新建了饭店、自行车修理部、理发店,还有地方企业百货商店、肉
食加工厂、银行信用社、国营粮油管理所等。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县东南五十里南博山小学有
石碑高九寸,直径四寸,圆柱形,八棱,面各镌字,已斑剥不可辨认,惟一面文
云:‘大金目……年’。”
   《马氏谱碑》载:“吾马氏自明洪武初由冀州枣强迁居于孝妇乡……而建茔
于辰巳山之阳,故略为志之。”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南博山”字样。据此,金代即已建村。
   民固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载:“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居辰巳
方故名。山南为南博山庄,山北为北博山庄。”
   据村中82岁老人马温如讲:该庄因四面群山环绕之故,自古即以辰巳山之方
位得名“南博山”。
   南博山是著名革命烈士张端胜的故乡。

   王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北2.5公里,地处辰已山脚下,辛(店) 泰(安)铁路
旁。地势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27户,1,215人。耕地1,085亩。主产小麦、
玉米。
   《王氏族谱》载:“始祖原北直真定府冀州枣强县王家庄人也。大明洪武三
年奉旨给银碗迁居山东济南府泰安州莱芜县东北乡45里南苗山庄,遂卜居焉。始
祖讳显,居莱邑苗山庄。二世祖讳政修,迂益都县南王家庄定居。”村中“庙碑”
载有 “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王家庄乡民并刃修关帝庙” 字样。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王家
疃”字样。据此,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以前即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烟聚居。曾以姓氏得名为王家疃。后因王姓大量迁来,
以其迁来最早,人口最多,以当地耳语习惯之故,改名“王家庄”。

   张家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5公里。地处山坡。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16户,
821人。耕地77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镀锌厂、羊毛衫加工厂等。年产
值40万元。
   《房氏族谱》载:“吾房氏祖原系直隶枣强人也。自明洪武初迁于青州府卜
居。十二世祖讳夷,迁于孝妇乡张家台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张家台”字样。据此,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未形成村落前,先有王、房、李、张等姓聚居。后于明代张姓继
续迁来耕耘谋生,并于庄中平地隆起的土台上建房定居。当时,因张姓人口最多,
故以地形及姓氏得村名“张家台”。

   尹家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5公里。 地处富山之阴。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38户, 526人。耕地369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蔬菜、山果。工副业有地毯
加工厂等。年产值1,500元。
   《尹氏族谱》载:“吾尹氏始祖讳易谦,原系枣强县尹家集人也。明洪武年
问,奉旨迁于山东益都以西固山、代庄。吾三世祖克麟、克奉兄弟同迁,克麟祖
于南博山定居,克奉祖于尹家峪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
有“尹家峪”字样。据此,明正统年间(1436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村于明初即有人住。后以该村尹姓人口较多,并定居山峪旁,故以
“尹家峪”为庄名。

   井峪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东南1.5公里。 地处山沟,村前是“五二五”工厂。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1户,479人。耕地225亩。主产小麦、玉米。
   《王氏墓碑》载:“王氏自洪武年间由枣强迁至颜神八陡庄,至琳祖始居井
峪,卜穴于庄东岭。自琳祖迁居井峪已历九世。”《李氏支谱》载:“吾始祖自
枣强迁于颜神镇历有年矣, 八世祖因为善不继, 避居井峪。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苷峪”
字样。据此,明末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91岁老人任儒富讲:相传该庄明朝前就有人在此从事耕耘。因该庄四面高
山环绕,形状如处井筒之中,故以地形得名“井峪”。

   刘家台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西三公里。北靠辛(店)泰(安)铁路。地处高岗。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148户,542人。耕地561亩。主产小麦、玉米。
   《刘氏族谱》载:“吾始祖明洪武三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长山,又迁于青州
府益都县西河镇。始祖忠、恕兄弟,明万历四年同迁下庄、刘家台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刘家台”字样。据此,明代隆庆年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刘、王、张等姓聚居,多自河北冀州迁来。因庄建在宽
阔土台上,庄中刘姓最多,迁入, 最早,故得名“刘家台”。

   青杨杭
   位于南博山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2.5公里。地处淄河上游南岸,地势低洼。
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45户,882人。耕地664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
快。盛产大白菜。工副业有面粉加工厂。年产值10万元。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山东章
邱。始祖讳标,二世祖桐年、桐春,三世祖讳升,定居南博山,星祖始居青杨杭。”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青杨杭”字样。据此,明宣德年间(1426年)已有此村。
   据82岁老人马生恒讲:该庄相传建于明代,因位处河滩附近,每逢盛夏,沿
河滩青杨树茂密,葱郁成行,故以“青杨行”命庄名。后因“行”、“杭”二字
系谐音字,亦称“青杨杭”。
   青杨杭是著名烈士马骏的故乡。

   南邢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3户,
505人。耕地285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菜。
   光绪八年(1882年)《续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北直隶冀州枣强,洪武三
年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以琉璃为业。明万历四年,吾十世祖讳以宏,
又迁于县南六十里外邢家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据此,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定居,姓氏虽繁,但唯邢姓人口最多、迁来最早,故
以姓氏命庄名为“邢家庄”。后以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管理方便,遂分为南、
北、中三村。因该庄位于北邢之南,故称“南邢”。

   北邢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05户,
799人。耕地602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莱。工副业有砖瓦厂。年产值七
万元。
   光绪壬午年《续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直隶枣强,洪武三年迁于山东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以琉璃为业。明万历四年,吾十世祖讳以宏又迁于县南六十
里邢家庄定居。”据此,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聚居,庄中姓氏较繁,唯以邢姓人口最多,迁来最早,
故以姓氏命名为“邢家庄”。后以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管理方便,遂分为南、
北、中三村。因该庄位于南邢之北,故取村名为“北邢”。

   中邢
   位于南博山镇政府驻地南博山西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69户,273人。耕地162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大白菜。
   光绪壬午年(1882年)《续修孙氏族谱》载:“吾祖原系直隶冀州枣强人,洪
武三年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吾十世祖讳以宏又迁于县南六十里邢家庄
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邢家庄”字样。据此,明万历年间(1573年)已有此村。
   据传,该庄早年已有人聚居,庄中姓氏较繁,唯以邢姓最多,迁来最早,故
以邢姓命名为“邢家庄”。后因邢家庄人口繁衍,为了便于管理,遂分为南、北、
中三个村。因该村位于“南邢”与“北邢”中间,故命村名为“中邢”。

   上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10公里。地处三府山北麓,地势低洼。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367户,1,443人。耕地1,46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
发展较快。
   《刘氏族谱》载:“吾始祖明洪武三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长山,又迁于青州
府益都县西河镇。我始祖忠、恕兄弟,明万历四年分迁孝妇乡刘家台及洼泉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庄名为“瓦全”。据此,明万历年问(1573年)已建村。
   据传,该庄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之地,庄中有涌泉,水
盛不竭,汲水方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
任姓,因抗苛税,被处死刑,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名为
“瓦全”。后因瓦泉庄人丁繁衍,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上瓦泉因位于瓦泉庄
上方,故名。

   下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七公里。地处山区,地形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42户,1,591人。耕地1,19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发展较快。
   《王氏谱碑》载:“吾王氏系枣强人,洪武年间迁于青州府益都县西河镇。
吾六世祖天贵迁居洼泉庄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庄名为“瓦全”。据此,明正德年间(1506年)建村。
   据传,该庄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庄中有涌泉,水盛不
竭,汲水极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因
抗苛税,被处死刑。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庄名为“瓦
全”。因人丁繁衍,瓦泉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下瓦泉因位于瓦泉庄下方,故
名。

   中瓦泉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博山以南七公里。地处山区,地形低洼。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43户,549人。耕地33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花生。林业发展较快。
   《王氏谱碑》载:“吾王氏原系枣强人,洪武年间迁于青州府益都县西河镇。
吾六世祖天贵迁居洼泉定居。”
   《翟氏族谱》载:“吾翟氏原系直隶冀州枣强人也,自洪武三年迁于山东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西河镇定居。吾九世祖讳前,崇祯年问迁西河镇南八十里处洼
泉庄定居。”据此,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此村。
   据传,明洪武年间已有人聚居,以该庄地处低洼之地,庄中有涌泉,水盛不
竭,汲水极便,得名“洼泉庄”,后讹为“瓦泉”。又传:明末庄中有儒生任姓,
因抗苛税, 被处死刑。 乡人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义志悼,又改庄名为
“瓦全”。后因人丁繁衍,瓦泉遂分为上、中、下三村。中瓦泉因在上瓦泉、下
瓦泉中间而得名。


   石门
   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夹谷台之南麓,石臼河岸上。博
(山) 章(丘) 公路从村中穿过。现为石门乡人民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293户,1,029人。耕地749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
   工副业原有小型制修厂一个、地毯厂一个、缝纫组一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新成立建筑工程队一个。年产值达16万元。村内设有银行、供销社、门
市部、医院、食品店、饭店等十几个部门,中学和小学各一处。是石门乡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清逆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
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又移于颜神镇之南关,自南关又移于淄邑汪
溪庄。斯时也,盗寇时起,迁徙无常,则散居西山夹山诸村者,遂家焉……,见
清朝御世,天下太平,遂迁居淄城南五十里石门庄。”
   《高氏墓碑》载:“明洪武年间,高氏自东坡迁居石门庄。”据此,当立村
于明代。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庄”,清乾隆四十一
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石门峪”。
   村民刘新华讲:村旁有山形似门,又处峪中,故名“石门峪”,或称“石门
庄”。后又简称“石门”。

   珠宝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九公里。 地处山区。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2户,
178人。 耕地185亩,植树造林20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椿芽,药材
有山蝎等。
   《吴氏家谱长支谱系图》载:“六世春美,清乾隆二十年前后,葬于峪口东
老茔。七世祖源迁居章丘珠宝峪庄。”据此,吴氏当于清乾隆年间在此定居。在
此之前,村旁早已有杨、于两姓的墓林。
   据村民王宗池讲:祖传在建村前,宫廷派人在村南蛇腰峪打“汞”。人住宫
廷峪,汞寄放在该村。因汞系珍贵金属,故命村名为“寄宝峪”。清末改村名为
“珠宝峪”。

   镇门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九公里, 地处深山老峪。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02
户,352人。耕地39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塑料加工厂、磨房等。村旁
建一水库,容水量26万立方米,是近几年来水利建设的一大进展,为本乡水库附
近的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提供了方便,为确保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
   据《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县十八行庄徙居益
都县之邀兔崖……十世祖讳修登,自黄连峪迁居镇门峪。”据此,郑氏当在明嘉
靖以前迁居此村。据传,在此以前,已有孙、刘两姓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榛门峪”。据传,因地处
章丘平原进入东部山区的门户,古代榛木杂生,故名“榛门峪”。后演变为“镇
门峪”。

   峪口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六公里。 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38户,
484人。以农为主。耕地396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工副业有建筑队。
博(山)章(丘)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较方便。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我始祖讳汉臣,自明初由枣强
迁居章丘博平庄。至我十世祖一支入山避乱,因迁至西山深处峪口庄。”据此,
刘氏当于明嘉靖年间在此定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
“母猪峪”。
   据79岁村民沈子生讲:因村东、西有两条山峪,名大、小母猪峪。村处两峪
之口,故定村名为“母猪峪”。后村众以此名不雅,遂更名为“峪口”。

   黄连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8.5公里。地处深山老峪。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3
户, 479人。以农为主。耕地507亩,植树造林70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
椒。工副业有锻造厂、土方队等。年产值12万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氏世谱》载:“吾始祖讳彦明,自洪武元年自冀
州枣强县迁居于山东淄川县城西北台头庄入籍……。四世祖讳篥,迁居黄连峪。”
据此,李氏四世祖当在明成化年前迁居此村。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山神庙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
均载此村名为“黄连峪”。
   据传,因该村南北侧山峪中,早年多植黄楝树,故定村名“黄楝峪”。后演
变为“黄连峪”。

   行者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六公里。地处山区,东北高、西低。博(山)章(丘)
公路从村西穿过。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4户,155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
米、谷子等,盛产花椒。
   民国三十年(1941年)《李氏支谱》载:“始祖讳成美,自淄邑城西南鄙三十
里石坞埠迁居行连峪,李氏至今已九世矣。”据该村村民吴宗章讲:吾始祖自泰
山后吴家小庄迁居此村,今已传至十二世。吴氏在此居住早于李氏。据此,吴、
李两姓当于清初在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
志》均载村名为“邢连峪”。
   清光绪年间《三官庙碑记》载村名为“行者峪”。当地民间传说:孙行者西
天取经时曾路过此地,故在村内立一庙,名为“行者庙”。因村处峪旁,后遂演
变为“行者峪”。

   岳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五公里。地处阳平寨之阴。有土筑盘山公路经十八
盘与石门相通。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92户,638人。以农为主。耕地652亩。主
产小麦、 玉米,盛产花椒。
   工副业有红炉、建筑工程队等。年产值15万元。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牙峪”。
   该村77岁村民孙迎生讲:据传,明初已有陈、温两姓在此定居。因山峪形似
月牙,故名“月牙峪”,简称“牙峪”。村东建有观音堂,有道士名岳圣,有义
行。后人为纪念他,遂改村名为“岳峪”。

   山王庄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北四公里。地处山区。有小公路经黄草关与博(山)章
(丘) 公路连接。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50户,540人。以农为主。耕地727亩。主
产小麦、 玉米,兼产椿芽、花椒、山楂等。工副业有建筑队,年产值8万元。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益都县
之邀兔崖,八世祖讳山、讳玉兄弟两人,自冶头庄迁双王庄,……”据此,郑氏
当于明嘉靖年间在此村定居。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淄川县志》、清乾隆八
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均载村
名为“山王庄”。
   据该村72岁老人郑绪诚讲:郑氏来此定居之前,已有赵氏世居于此。相传明
朝以前已有此村。因村处双王山之麓,故定名为“双王庄”。后因“王”与“亡”
谐音,村民忌之,遂改村名为“山王庄”。

   西北峪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东北2.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全村共228
户,848人。耕地795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樱桃。
   过去以河滩为路;现有土筑沿河公路,直通石门等地。
   民国十八年(1929年)《续修袁氏族谱》载:“一世祖讳景东,由淄川县吊桥
庄移居博山西北乡北嘴,迄今已九世矣。”清乾隆元年《刘氏祖茔创修碑记》载:
“洪武年间枣强迁发以来,……太祖颜城居住……二十世讳玉,子在和移居北峪
庄。”据此,袁、刘两姓当分别于清初、清末在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
志》均有“北嘴子”的村名记载。
   该村65岁村民袁崇业讲:袁姓来此定居以前,已有殷、郎、孙诸姓在此居住。
因该村处于北嘴峪、故定村名为“北嘴”,又名“北嘴子”。后因村众以北嘴之
名不雅,故于民国十年更名为“北峪”。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
为“西北峪”。

   西厢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西南7.5公里。地处山区。村中小公路直接与博(山) 章
(丘) 公路相通。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07人。耕地359亩,植树造林1000
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椿芽。药材有山蝎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氏茔田碑》载:“我始祖自明初由枣强县迁居章
丘县博平庄……至吾十一世祖一支,当明末清初,入山避乱,始迁居博山西乡…
…。”据此,刘氏当于清顺治以前在此定居。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观音堂迁修碑记》,均载村名为“西乡”,后演变为
“西厢”。

   东厢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七公里。地处山区。村中小公路与博(山)章(丘)公
路直接相通。 该村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5户,363人。耕地322亩,造林500亩。
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椿芽等。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穆氏族谱》载:“余祖本冀州枣强人,自明初迁发
以来,始居莒,继居于益都西河镇,又移颜神镇之南关……,十一世生子东厢。”
《吴氏家谱》 、《淄川韩氏世谱》载:吴、韩皆系明代中期定居此村。穆氏来
此定居时间晚于吴氏、韩氏。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东乡庄”。清光绪二十九
年(1903年)《观音堂迁修碑记》载村名为“东乡”,后演变为“东厢”。

   吴家宅
   位于乡政府驻地石门以西5.5公里。博(山) 章(丘)公路从村中穿过。地处山
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6户,99人。耕地70亩。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花椒。
&n

 
版权所有: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1

单位地址:果博东方客服电话,果博东方客服,果博东方公司开户

联系电话:19048888887 传真: Email:11066650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