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网站首页  祖训族规 族谱研讨 沂州九曲店 淄川般阳 淄博颜山 昌邑道照 广饶三岔 安邱寿光 诸城高密 宗亲联谊 孙境紫气 临沂孙氏 孙氏渊源 访客留言 
滚动公告
欢迎访问《沂河孫氏网》
本网面向沂河流域所有孙姓族人,面向以沂河源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山东全省、亦可扩大范围至更广的各支派孙姓宗亲。

《沂河孙氏网》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欢迎更多能提供孙氏族谱素材、热心族谱研究的网友加入我们的网站建设队伍。
 
      
本网顾问成员: 

孫  强  孫健瑛  孫卫东  孫茂廷 
孫振义  孫振修  孫景存  孫士卿   
孫善修  孫献田  孫宝银

孫朝勇(站长)13869141428
孫宝存(总编)13563962060
沂河孫氏文化研究群206970106
 
访客留言
[6-10]我老家在山东省临沂
[8-27]欢迎来自台湾孙氏宗
[4-15]您好 我
[12-9]大唐庄孙氏,和海州
[12-5]孙梧宗亲您好:刚拜
[12-5]孙梧宗亲您好:
[12-5]孙梧宗亲您好:
[10-20]枣强县是否还有尚林
[9-25]网页记载的郯城茅茨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8-27]我是济宁孙氏后代,
[3-2]我们这的辈分&nb
[9-4]勿忘在莒
 
博山村庄名称大全(2)

   北博山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22.5公里。地处博山之阴。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有761户, 2,873人。耕地2,388亩。主产小麦、玉米,兼产蔬菜。交通运输方
便。工副业有玻璃厂、汽车配件厂。

   《王氏族谱》载:“明洪武初,吾始祖玉爵自直隶枣强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
县孝妇乡之北博山,遂居焉。”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及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兴隆观,在城南五十里辰巳山,创自元文宗天历
二年。”又载,“辰巳山,居辰巳方向故名。山南为南博山庄,山北为北博山庄。”
据此,元代已形成村落。
   据80岁老人王秀璋讲:村中原有碑碣,多为明嘉靖以前所立。据传,村旁之
辰巳山古称“博山”,元代于山巅建有兴隆观,故村名曾叫过“兴隆观”。后以
此名不雅,遂以该村所处博山的方向,命名为“北博山”。

   洪山口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北两公里。地处洪福山麓。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607户, 1,985人。耕地1,15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砖瓦厂、石灰厂
等。

   《翟氏族谱》载:“相传吾翟氏之始祖于明洪武初,由直隶省冀州迁安徽省,
又迁山东省青州益都县西河庄。 八世祖迁朱家社之洪山口庄。 ” 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博山县志》,均载“县东南三
十五里洪山口庄。”据此,明隆庆年间即建此村。
   据传,因该村位于洪福山之前,故命名为“洪山口”。

   谢家店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东一公里。地处丘陵。交通方便。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277户,1,088人。耕地553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沙场、石
料厂、衡器修理门市部、饭店等。

   《谢氏族谱》载:“吾始祖讳失考,相传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于青州益都县
之杨寨,继迁孝妇乡之上庄。十三世祖讳林自瓦峪于康熙年间迁于谢家店定居。”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
谢家店村名。
   据该村谢良和讲:此村谢氏迁来最早,曾在大道旁开店。故以姓氏取村名为
“谢家店”。

   西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252户, 900人。耕地730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缝纫厂等。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副业发展很快,新建木业社、建筑维修队等

。该村的木本桂花遐迩闻名。
   据《张氏族谱》载:“吾始祖讳权,洪武初年自枣强迁于颜神后峪庄,后迁
莱芜县之张家台。迨至八世祖讳从教,自张家台迁于盆泉社西沙井庄定居焉。”
又据清同治十二年《徐氏族谱》载:“吾族相传自洪武初年由冀州迁往青州府益
都县八陡镇东庵。始祖讳让吾。七世祖讳丰盛,字父灿,由八陡镇东庵迁居盆泉
社西沙井庄定居。”据此,明正德年间即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沙井”。
   掘该村75岁老人张冠三讲:相传古代此处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游的
沙滩中凿井得水,故取村名为“大井”志庆,亦称为“沙井”。因村位于“沙井”
以西,遂取村名为“西沙井”。

   南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共359户,1,335人。地处丘陵。
耕地892亩。 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发展较快。主要有建筑队等。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又新建了鞋厂、安瓶厂等。

   《于氏族谱》载:“始祖讳明来,自明初由枣强迁居青州城。吾二世祖富业,
自青州城再迁于孝妇乡盆泉社沙井庄。”又据《于氏祖宅墓碑》载:“公讳达,
字大道。青州益都巨族。父讳杰,娶王氏,生公于盆泉社沙井庄。”据此,明初
(1368年) 已建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沙井”。
   据谚:村84岁老人苏印生讲:相传,从前此处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
游的沙滩上凿井得水,故取名“大井”。又称为“沙井”。因该村位于“沙井”
以南,遂命名为“南沙井”。

   北沙井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七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80户,272人。耕地192亩。主产小麦、玉米。条编是该村的传统工艺,是本村
主要副业。
   清同治十年(1871年)《笼水栾氏族谱》载:“始祖讳大公,于元代时西迁于
博邑,及其老矣,卜阡于峨嵋山之侧焉。天顺元年(1329年)勒石,累世祭扫,奉
为始祖之墓。十三世谦,住博山县沙井庄。”据此,栾氏当于明崇祯二年 (1629
年) 在此定居。清光绪元年(1875年)《续修栾氏族谱》载:“吾始祖不可考,由
直隶冀州明初即迁居颜神镇之大街,后又迁于水峪庄。吾八世祖讳之翰,始自水
峪庄迁于盆泉社北沙井庄定居。”据此,当建村于明隆庆年间。又据该村清乾隆
三十八年(1773年)《续井碑记》载:“且夫凿井而饮,因农家之份;造井得水,
亦理势之常也。何以志为?褒杨而得之易者,三庄之义气也。”清康熙九年(1670
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沙井”村名的
记载。
   据该村村民栾尚问讲:自古当地水源奇缺,后经乡人在淄河上游的沙滩上凿
井得水,遂取名为“大井”志庆。又称为“沙井”。因该村位处沙井以北,故名
为“北沙井”。

   朱家庄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北四公里。地处丘陵。设四个村民委员会。
共1,401户, 4,916人。耕地3,994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泡花碱厂、砖
厂、包装厂、建筑工程队和条编等。
   《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于山东省淄川
县道凯庄同居。洪武八年,迁于颜神镇安居。六世应振,字简廷,郡庠生,自八
陡迁居朱家庄。”据此,丁氏当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在此定居。清光绪《续修
丁氏族谱》载:“始祖明洪武初年(1368年)自冀州迁于青州府益都县朱家庄定居。
始祖讳昆,故后,卜葬于庄西茔田。”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分别载有“朱家庄”宇样。村中原有明
成化、清乾隆年间之碑碣,均载有“朱家庄”的村名。
   据该村82岁老人郑振连讲:相传明代以前,先有朱姓在此定居,故以姓氏命
名为“朱家庄”。

   盆泉
   位于北博山乡政府驻地北博山以西四公里处。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050户, 3,445人。耕地3,129亩。主产小麦、玉米、大白菜等。工副业有建
筑工程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运输业蓬勃发展。本
村还有传统工艺石雕、木刻等。
   清光绪《王氏族谱》载:“始祖勉泰,字车峰,号甫安。洪武初同弟持模公
自直隶枣强迁于青州府临淄县孙娄庄。又迁于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淄井。四世祖
富迁居盆泉。”又据清同治四年(1865年)黄石坞村《魏氏碑谱》载:“魏氏始祖
由盆泉迁此。”据此,明景泰年间(1450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
县志》载:“在常熟川东南青龙山下半亩园塘似盆形,盆泉庄因是取名。”清康
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载村名为“盆泉”。
   据该村84岁老人魏传科讲:相传明代本村已有魏、王两姓在此定居。因村南
有一山泉,形如盆子,故命村名为“盆泉”。

   李家
   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50公里。现为李家乡政府驻地。供销社、乡农
机厂均设于此。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38户,488人。耕地517亩。主产以小麦、
玉米为主。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苹果、桃、杏等。工副业有建筑队。
   193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设此村。
   《司氏墓碑》载:“吾始祖讳公,由大明初年自枣强县迁居于淄邑查王庄。
因户口蕃盛,难以共耕,让祖又迁孝妇乡李家庄定居,已延至十世。”据此,明
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据58岁村干部陈心和讲:该庄地处山溜中心,明代李姓先来定居,故名“李
家庄”。后简称“李家。”

   北场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处蟠龙山脚下。村有深沟三条,村
民居住较分散。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8户,438人。耕地559亩,主产小麦、玉
米。工副业有建筑队。经济树有柿子、软枣等。
   《张氏祖茔碑》载:“吾先祖自明初由枣强县迁于淄邑渭头河,曾祖福松于
明末迁益都县孝妇乡北场。”
   据该村63岁村民李玉昌讲:“明代我祖先即从淄川口头南股迁来定居,今已
延至十一世。”据此,张、李两姓分别于清初在此定居。
   该庄早年原名“石臼北场”,与石臼原是一村。因为是石臼北侧一较大场园,
故名“石臼北场”。清光绪二年(1876年)碑碣载有“以连年干旱,凿井得水,人
烟淅繁,故与石臼分为两庄”等字样。自此命名为“北场”。

   大马石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1.5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村民居住集中。共
73户,287人。设一村民委员会。耕地3l8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梨、杏、
柿子、软枣等。
   《刘氏祖碑》载:“大清同治末年,十五世祖讳文福,由淄川县池板村迂来
定居。”据此,清代同治年间即有此村。
   当地多处残碑均记有“大磨石”宇样。又据71岁村民刘永道讲:该庄西山溜
产磨石原料,土人多制磨出售谋生,故名“大磨石”。后讹为“大马石”。

   虎林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两公里。地处油篓寨东南脚下。地势西高东低,
成斜坡形。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8户,302人。耕地340。亩主产小麦、玉米。经
济树有梨、杏、软枣、柿子等。
   据《赵氏家谱》(四卷)载:“始祖思贤,吴氏,明初自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庄”,
“四世恋, 行一,字古锐,迁虎林”。据此,明成化年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虎林”村名的记载。
   该村地处石臼溜西北坡,原山坡杂草丛生,森林茂密,西溜有一深洞,藏有
猛虎。因村处林中,有虎患,故名“虎林”。

   西坡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2.5公里。 地处油篓寨脚下。地势西高东低,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62户,213人。耕地282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
软枣、梨、杏等。
   据该村67岁村民姬德厚讲:“本村姬姓都是从泰安府汶上县姬家沟迁来定居
的,今已延至十五世”。据此,清雍正年问已形成村落。因庄与石臼毗邻,先为
一个村,故曾名“石臼西坡”。后姬姓人丁渐繁,居住村之西山坡上,又命名为
“姬家西坡”。后简称“西坡”。

   石臼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三公里。地处雁门寨酉麓,地势东高酉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46户,201人,耕地235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柿
予、软枣等。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关帝庙碑》载:“皇图永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据此,明代嘉靖年间即已形成村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关帝庙碑》也有
“石臼庄” 村名记载。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石臼”村名。
   据75岁村民田启法讲:该庄建村较早,因村旁遗有原始捣米工具大石臼,故
以此命名为“石臼”。

   泉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三公里。地处雁门寨脚下,紧依石臼村。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99户,340人。耕地393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软
枣、梨、杏,山楂等。
   《周氏族谱》载;“始祖廷瑚,明洪武初自直隶枣强迁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
孝妇乡卢家台庄,后又迁泉子定居。距今已有十世。”
   据该村70岁村民张圣标讲:我始祖名法成,从淄川县坡地村迁来定居,迄今
已十世。据此,清代即已建村。该村东隅有一山泉,水势旺盛,常年不竭,故命
名为“泉子”。

   雁门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北四公里。地处雁门寨主峰西侧,地势较高,居
民分散。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0户,188人。耕地201亩。主产玉米、谷子。经济
树有椿芽、柿子、软枣、梨、山楂等。
   据69岁村民张洪申讲:该庄原隶属泉子村。1942年伪四师驻该村时,勒令雁
门与泉子分村。因此地处雁门寨下,故名为“雁门村”。后简化为“雁门”。

   紫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东北四公里。地处该乡边缘。地势较高,山岭纵横。处
雁门寨之东麓、 太平山之西,北邻淄川区峨庄乡。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9户,
522人。耕地66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桑、杏、柿子、
软枣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自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明嘉靖年问,又徙居紫峪。”
   据76岁村民李恒周讲:该村所处山坡,系紫色砂砾土质,故得名“紫峪”。

   冯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2.5公里。地处李家乡西端,是博(山) 李(家)
公路停车站。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55人。耕地447亩。主产小麦、玉米。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贺氏祖茔碑》载:“青郡二十五里王村庄,吾祖
之故里也。明末乃因人众岁饥,祖约二三兄弟,移来博邑冯家庄,寄迹数年,遂
家焉。”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
县志》,均载有“冯家”字样。据此,明末即已建村。
   据村中84岁老人王光山讲:该村相传杨姓定居最早,有已毁杨氏墓碑为证。
继之,冯姓迁来垦荒卜居。因冯姓人口繁衍为大族,故以姓氏命名为“冯家”。

   营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两公里。地势北高西低。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06户, 393人,耕地44O亩。主产小麦、玉米。村北建小水塘一个。北峪曾出过
铁矿。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洪武初由直隶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泉河头。 十四世祖成兴,宇子久,后居营子庄。”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载有“营子”字样。据此,清初已有此村。
   据68岁村民张立增讲:该庄因北方有一大片土地,为张家茔地,曾取名“张
家茔子”。“茔”与“营”系谐音字,后人因庄名不吉,故改名为“张家营子”,
后又简称“营子”。

   戴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1.5公里。 地处沿河,地势平坦,居民集中。
系博(山) 李(家) 公路停车站。地毯厂、果脯厂均设此村。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63户,606人。耕地689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林业发展较快。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洪武初由直隶枣强县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
孝妇乡泉河头。四世祖栾,生三子,一子居戴家庄。”据此,明代天顺年间,赵
姓已来此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戴家”。
   据62岁村民赵玉怀讲:早年该庄与赵家庄本是一个庄。因赵姓及戴姓逐渐增
多,并分住东西,故庄东叫戴家庄,庄西叫赵家庄。后赵、戴两姓不断联姻,以
戴姓较多,又合称为“戴家庄”。

   东台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O.5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60户,225人。耕地287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陈家林墓碑》载:“十世祖久伦、久安兄弟两人,于清初从淄川北岳阴迁
此定居”。据此,清初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东
台”的村名记载。
   84岁村民陈心亮讲:早年因该村地处东沟,曾取名“东沟村”。后因避洪水
之患,迁于庄东高地一土台上营居,改名为“东台村”,后又简称“东台”。

   韩庄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以东一公里。北倚雁门寨,南靠小河。所处地势平坦。
设一村民委员会,并辖塔子村。共189户,696人。耕地764亩。主产小麦、玉米。
工副业有建筑队。经济树有桑树、柿子、软枣、苹果等。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赵氏墓碑》载有“明故显考赵二公讳卿”字样。
   据65岁村民范洪元讲:1978年在村西建拖拉机站时挖出铜币,币面有宋代熙
宁、宣和年号。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韩庄”,据此,建村年代约在明代以前。该庄
系韩姓早来定居,故以姓氏命名为“韩庄”。

   东庄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1.5公里。 地处雁门寨脚下,地势北高南低。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73户,292人。耕地377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经济树有柿子、软枣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自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十五世祖大州,字锡九,移居东庄。”据此,清初已有此村。清乾
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东庄”村名记载。
   据该村78岁村民任宫乃讲:该村自清代前期相继有各姓氏大量迁未定居,在
东山溜建立村落,故命名为“东庄”。

   廉家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两公里。地处雁门寨东麓。地势西高东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80户,274人。耕地299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
经济树有柿子、软枣、杏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李家窑。十一世京泰祖继迁廉家峪。”又据该村村民李玉石讲:1958年在廉家
林挖土方,发现一砖,刻有“山东益都县怀德乡三泉社廉家”字样。据此,明万
历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82岁老人李恒坤讲:因该村廉姓在此定居较早,故以姓氏命名为“廉家峪”。

   东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两公里。地处太平山之阴。村有东南向深沟。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6户,131人。耕地104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
海棠、软枣、核桃等。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刘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自直隶枣强迁发以
来,太祖居颜城已久矣。九世祖发财,迁南峪开荒谋生,遂定居焉。”据此,明
代隆庆(1567年) 以前已有此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
“南峪”。
   据该村李润文、刘绪芝讲:该庄早年迂来之户,以刘姓最早,故名“刘家南
峪”。简称“南峪”。后又有李、任等姓继续迁入。以庄址位处山峪之东南,故
名为“东南峪”。

   柳沟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北四公里。地处太平山西麓。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47户,159人。耕地192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经济树有柿子、
软枣、杏、栗子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直隶枣强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李家窑。二世祖文峰,三世祖大胜,迁柳沟定居。”据此,李氏于明初在此
定居。
   据82岁老人李汝珍讲:该庄因座落在一条东北方向的山溜中,沟内柳树茂密
成荫,故取名为“柳沟”。

   新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与杏树峪相连。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5户,236人。耕地17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据苇园村《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
壤之兰竹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各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
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
   据72岁老人谭玉升讲:该庄早年系一片荒无人烟之地,遍地兰竹丛生,后有
人烟,即以此定名为“兰竹村”。后乡人口头误为“拦住”。延至1940年,群众
认为此名不吉,改称为“新庄”。后又因地处山峪,于1982年经博山区人民政府
批准,改名为“新峪”。

   小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西三公里。地处燕尾山脚下。地势东高西低。设
一村民委员会。共38户,142人。耕地172亩。主产小麦、玉米。尚有少量柿子、
软枣等经济树。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李家窑,后迁紫峪庄。八世祖宗颜迁南峪定居。”据此,明嘉靖年问已有人在
此居住。
   据62岁村民高义常讲:该庄地处山区,土地都是小块山地。杨姓先来种地为
生,故曾名“杨家块子”。后高姓继续迁入,因人口繁衍故又改名为“高家南峪”。
因该村位于庄南一条较小的山谷之中,为与大南峪村有所区别,故命名为“小南
峪”。

   师家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南2.5公里。 地处燕尾山之东南山峪。南与池上
乡东赵接壤。属大南峪村民委员会辖。共19户,64人。耕地74亩。主产小麦、玉
米。有杏、软枣、柿子等少量经济树。
   据李家乡乡办企业干部师明友讲:我祖先原籍博山石炭坞村。清道光十三年
(1833年)因常在此地打猎谋生,遂定居该地。后以姓氏命名为“师家峪”。

   大南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西南两公里。地处燕尾山之东。村中有一条东西向
深沟, 沟上有石桥两孔。 设一村民委员会,辖师家峪。共131户,478人。耕地
52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清光绪三年(1877年)《袁氏族谱》载:“始祖讳彦中,济淄邑庠生。吾祖系
北京海岱门首人,洪武四年隶籍南京龙卫庄所百户张宾旗下。至永乐靖难后,随
驾至北京,蒙迂于淄川,名日袁家庄子。吾祖之来南峪,二世子开、子友二祖所
自始也。迄今已十二世。”据此,当于明初在此定居。
   据59岁村民范慎民讲:该庄位于南方的一条大山峪之中,故名“大南峪”:
因早年有袁姓先来定居,曾名“袁家南峪”,后演变为“大南峪”。

   塔子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东南2.5公里。地处三山之阴,深沟两侧住有居民。
属韩庄村民委员会辖。共13户,53人。耕地60亩。主产小麦、玉米。有经济树柿
子、软枣等。
   据75岁村民范其勤讲:该村建村较晚,范全增一家在清同治末年(1874年)由
韩庄来此定居,现已三代。
   该村原属韩庄村的一条塌子溜。因三山山后崩塌,石沙堆满山溜,故名“塌
子”。后住户渐多,因村名不雅,故改为“塔子”。

   杨家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两公里。地处福山之阴。倚山傍水,水源充足。
东有泉水,西有河水,常年不竭,地势平坦。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0户,475人。
耕地378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柿子、软枣、花椒、桑树等。
   村东石崖上刻有: “明万历丁酉杨清峰书” 、“福寿”、“源头活水”、
“龙泉”等字样。《吴氏族谱》载:“高祖讳宗潘,明代由吴家台迁徙于此。”
据此,明万历年间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杨家”村名
的记载。
   据该村80岁老人吴鼎贡讲:该庄杨姓迁来定居最早,建有一楼二厅四厢房。
现遗迹尚存。故以杨姓命村名为“杨家”。
   福山庙系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营居处。

   池埠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两公里。地处南坪之阴,倚山傍水。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134户,490人。耕地415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崔氏世谱》载:“吾崔氏始祖讳汝正,自大元开国,祖居莱邑城北石马庄
……十二世兴祖住匙蒲庄。”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有“匙蒲庄”的村名。据此,崔氏当于明嘉靖年间
在此定居。
   据70岁村民崔德公讲:相传早年村东有一片涝洼地带,地中有一较大的水池
呈匙子状,遍地蒲草丛生,故村名为“匙蒲”。后演变为“池埠”。

   北崖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2.5公里。 地处南坪之阴,倚山傍水。设一村
民委员会。 共106户,417人。耕地332亩。主生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村
东建有小水力发电站一座。
   《关帝庙碑》载:“在乾隆年间,东固山有坤一李公者,为庄于此,始独建
焉。”据此,清代乾隆年问(1736年)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
志》载村名为“北崖”。
   据该村67岁村民焦念尊讲:该村因靠淄河上游之北侧,河北岸有一巨大石崖,
高达30米。故以此命名为“北崖”。

   桃花岭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三公里。地势较高。共21户,87人。耕地57亩。
主产小麦、玉米,兼有小量经济林。
   据该村60岁村民郭友周讲:清光绪初年,有谭佃德和谭佃成两户从淄川西石
门迁来,定居于山溜下,现已六代。据此,当于清光绪年间建村。该村地处山岭,
盛春季节,桃花似锦,故取名为“桃花岭”。

   东白石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四公里。地处该乡边缘。砂质山溜。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29户,97人。耕地65亩。主产小麦、玉米。荒山面积较大,林业发展
较快。曾出产石英矿石。
   据78岁老人谭玉贵讲:我曾祖谭振玉,于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从淄川西
石门迁来定居,现巳六代。据此,清光绪年间已有此村。据说,该村山溜口有块
巨石,形如石碑状,其石座落该村东隅,故得名“东碑石村”。
   1948年解放后,以为“碑”字不雅,遂将“碑”改为“白”。自此,村名为
“东白石”。

   苇园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村西是兰竹湾水
库。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户,81人。耕地57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蜡
条等。
   《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壤之兰竹
峪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烟之区,
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
   据55岁村民谭秀刚讲:该村沟内有一口水井,井周围系大片涝洼地带,苇草
丛生,故名“苇园”。

   杏树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与新峪村相邻。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2户,82人。耕地57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杏树等。
   据苇园村《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自石门迁博、临接壤
之兰竹峪,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各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
人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即已建村。
   据72岁村民谭玉升讲:该庄原属兰竹峪, 1948年解放后,改称“新庄”。
1963年又分村,因村内杏树茂密成林,故命村名为“杏树峪”。

   平安峪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四周环山,所处地势较平坦。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3l户,118人。耕地78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
   《刘氏族谱》载:“始祖讳文元,自淄邑于光绪初(1875年)携眷迁此定居。”
据此,清光绪年间即已建树。
   据80岁村民刘光全讲:早年土人迁此定居时,因庄西有一小山岭,一头大,
一头较小, 形如棺材。以地处山峪,故群众称庄名为“棺材峪”。1940年伪新
四师吴化文部常来此峪骚扰,殴打群众。乡人为盼安居乐业,故改村名为“平安
峪”。

   铜井
   位于李家乡政府驻地李家以东4.5公里。 地处太平山脚下。系建国后新搬迁
的村址。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2户,167人。耕地150亩。主产小麦、玉米。林业
较好。工副业有石棉瓦厂。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
妇乡泉河头庄。十七世立京、立诚祖迁居同井。”据此,清末已有此村。
   据55岁原大队书记李绪文讲:早年因于姓迁来最早,故以姓氏命村名为“于
家峪”。因庄旁有一洞,在洞中挖井可得铜矿石。故取名为“铜井”。

   东池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40公里。南临淄河,北依池(上)三(叉)公路
和池(上)李(家)公路,西靠淄河。地处鲁山北麓、大寨山之前。建国前,多数民
房为破陋草房,现大部农户已建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为池上乡人民政府驻地。
村西建一大桥与西池村相连。 共201户,786人。耕地456亩。主产小麦、玉米、
蔬菜。经济树有苹果、板栗、杏、梨等。1983年总产值259,351元,人均收入235
元。
   《鹿氏族谱》载:“元末之时,鲁地数遭兵燹,烽烟四起,疫病流行,人民
死亡流离,遂致地旷人稀。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于洪武七年迁来,居青
州府益都县孝妇乡之东南隅,即今之博山县鹿疃庄也。七世掌财迁居池上庄。”
又据《笼水赵氏族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颜神镇。十四世绳祖
迁居池上庄。”据此,明代嘉靖年间已有此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
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记》,均载“池上庄”村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池上”。
   据该村71岁老人赵玉柏讲:村西北有一水池,名八卦池,池边原建有顺德庙。
该村因处水池上方,故名“池上庄”。清光绪二十九年,池上河水泛滥,将村冲
为东、西两片。该村因位于东片,故名“东池”。

   西池
   位于博山城东南40公里。北依公路,东临淄河,地处鲁山北麓。建目前多数
民房是破陋草房, 现100%的农户建了新房,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设一村民
委员会。 共180户,8,60人。耕地6055亩。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村东建一大
桥与东池村连接。 村西新建一池塘。 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等。 1983年总产值
316602元,人均收入337元。
   《鹿氏宗谱》载:“一世庆仙,冀州人也。生于元,卒于明。明洪武七年,
二世纲由冀州枣强县迁来山东益都县西南界鹿疃庄。传至七世掌财迁池上庄。”
《丁氏宗谱》载:“吾祖于洪武七年由枣强县迁于山东省淄川县道凯庄。十二世
凤山迁居池上庄。”《焦氏族谱》载:“吾祖之居此也,以十世应举祖为始,计
今已四百余年矣……。 十五世学纯迁居池上。”据此,以上诸姓分别于明嘉靖、
清康熙年间在此定居。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8年)《重修志公庙碑记》,均载村名为“池上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池上”。
   据前顺德庙道人韦志宜讲:因村西北有一八卦池,村处池上方,故名“池上
庄”。清光绪二十九年,山洪将村冲为东、西两片,该村位于西片,故名“西池”。
   西池是著名烈士鹿清军的故乡。

   向阳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西北三公里。地处大寨山主峰之前,纯属山区,地势高
峻。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6户,136人。耕地125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高
梁、地瓜。经济树有苹果、山楂。1983年总产值59,306元,人均收入343元。
   建国前至“文革”期间,人畜用水奇缺。现已有机井一眼,解决了人畜用水。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颜神镇。十五世炳光,后居鹿疃庄。”《鹿氏宗谱》载:“吾祖兄弟四人,
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县迁来山东益都县西南界鹿疃庄,十七世万进迁居鹿疃后
峪。”据此,赵、鹿二姓分别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在此定居。
   该村村民赵东汉讲:早年有蔡姓在此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蔡家庄”。后
遭水灾,蔡姓他迁。鹿、赵、管诸姓相继迁入,给邻村李家种地,故村名曾叫过
“李家峪”。后李姓败落,又改村名为“鹿疃后峪”,属鹿瞳村辖,是鹿疃庄的
一部分。民国二十年(1931年)开始独立,村名为“后峪”。1982年经区政府批准,
改村名为“向阳峪”。

   车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北四公里,处大寨下之下。地处山区。建国前,
大部民房破陋, 现90%以上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7户,361人。耕地
291亩。 村南新建一扬水站,村北建一机井。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桑、苹
果等。1983年总产值116,935元,人均收入230元。
   《赵氏家谱》载:“始祖思贤,自直隶枣强县于明初迁泉河头,十九世清贵
迁居车峪庄。”《翟氏支谱》载:“始祖翟钟,明初自冀州枣强县迁居西河镇,
八世祖孟朴迁居邀兔崖,十五世祖士田,于光绪四年迁居车峪庄。”清同治十三
年(1874年)《刘氏谱碑》载:“洪武年间自枣强迁发以来,上古太祖颜城居住,
二十世序荣祖迁居车峪。”据此,以上诸姓当分别于清末在此定居。
   据该村74岁老人翟作文讲:早年村旁山神庙有明碑载:“青州府益都县孝妇
乡鹿疃社车峪村”。据传,明代曾有车姓在峪定居,故名为“车峪”。

   板山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3.5公里。 地处板山崖之阳,处山地。建国前
民房破陋, 现在90%以上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2户,330人。耕地
484亩。 村西新建一池塘。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桑、苹果、杏等。1983年
总产值159,324元,人均收入364元。
   《鹿氏宗谱》载:“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由冀州枣强县于明洪武七
年同被迁来,居博山鹿疃庄。五世昆迁居板山庄。”据此,明天顺年间已建村。
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碑》、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康
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
载有板山村名。
   据该村干部鹿道华讲:相传该村建于大板崖之下,故名“板山”。

   李家块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三公里,地处山区,地势高峻。设一村民委员
会。 共115户,388人。耕地403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谷子。经济树
有苹果、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126,711元,人均收入223元。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关帝圣君祠碑》载:“李家块庄旧有关帝圣君祠,由
来百余年矣。”《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益都颜神
镇。十七世祖立太、立刚迁居李家块庄。”《狄氏族谱》(抄本)载:“一世进才,
自莱芜县孝义村迁居李家块,今已传至十二世”。据此,清代已建村。清乾隆十
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李家块”的庄名记载。
   据传,立村之前因邻村李姓有一大块土地在此,故名为“李家块”。

   甘泉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3.5公里, 甘泉坪之麓。地处山区。建国前大
部民房破陋,现90%以上盖上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97户,748人。耕地
559亩。村东建有两个池塘,容水3,000立方米。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山楂等。1983年总产值315,213元,人均收入326元。
   《鹿氏族谱》载:“吾二世祖纲、绅、瞻、睦四公由冀州枣强县于明洪武七
年同被迁来,居住在青州府益都县之东南隅,即今博山县鹿喹庄也。五世祖洪泽
居甘泉庄。”《鹿孝坚墓碑》载:“鹿公讳孝坚,字幼川。大明益都县孝妇乡东
南甘泉人也。万历丁酋科十六名举人,戊戌连捷三十三名进士。”据此,明代天
顺年间已建村。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先后载村名为“三
泉庄”和“甘泉”。
   据该村61岁农民鹿山清讲: 因村旁有三个泉口、 其水味甘,故初命村名为
“三泉庄”。后因三泉季节性干涸,遂演变为“甘泉”。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两次袭击日军的“甘泉庙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鹿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2.5公里,淄河北岸。南依池(上)三(叉)公路。
建国前民房均为破陋草房, 现9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房。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217户,767人。耕地565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高梁。经济树有苹果、
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301,842元,人均收入293元。
   《鹿氏族谱》载:“始祖讳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迁直隶枣强,族人同来
甚伙,地狭人众,暂处于此。后分投他处,而吾始祖通,则由枣强迁青州鹿疃。”
据此, 明初已建村。 明崇祯元年 (1628年) 《重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九年
(1670年)《颜神镇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记》、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鹿氏支茔碑》,均有“鹿疃”
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81岁老人刘树生讲:明洪武二年,陈氏迁此定居,定村名“陈林店”。
后被洪水冲毁,陈氏他迂。明洪武七年,鹿氏迁此定居,又以姓氏命村名“鹿疃”。

   王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1.5公里。 地处大寨山之下前坡。东与东池村
接壤,西与鹿疃村为邻,南依池(上)源(泉)公路。公路从村前通过。建目前民房
破陋,现90%以上村民建了新房,居住条件已有了很大变化。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27户,451人。耕地290亩。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161,288
元,人均收入255元。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赵氏墓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
碑》,均载有“王家疃”。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
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王家瞳”字样。据此,明代万历年间即已
建村。
   据传,明万历之前已有王姓居住,故以姓氏命村名为“王家瞳”。后王姓无
传,遂改名为“王疃”。

   东陈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1.5公里,大寨山东南麓,淄河北岸。池 (上)
李(家)公路从村前穿过。建国前,民房多为破陋草房,现9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
房, 居住条件有了较大变化。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5户,463人。耕地470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地瓜。经济树有杏、苹果、花椒、核桃、桑
树等。1983年总产值173,529元,人均收入255元。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陈氏墓碑》载:“十二世祖讳德才,自益都县岳
阴庄迁于常山岭之下定居焉,赐名日陈疃。”陈氏现已传至二十五世。据此,明
代万历年间即已建村。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
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顺德庙碑》均有“陈疃
庄”村名的记载。后因该村处西陈疃之东,故名“东陈疃。”

   西陈疃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以东一公里,大寨山南麓。地处山区。南依池 (上) 三
(叉)公路及淄河,东与东陈疃连接。设一村民委员会。建国前,民房多为破陋草
房, 现90%以上农户盖了新房,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变化。共129户,468人。耕
地366亩。 主产小麦、玉米。经济树有苹果、柿子、软枣等。1983年总产值144,
703元,人均收入227元。
   《笼水赵氏世谱》载:“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以避乱
迁于益都颜神镇。十二世镇汝迁居陈疃庄。”《顾氏抄谱》载:“清远祖自顾家
东坡迁此,今已传至五世”。据此,明末已形成村落。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
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顺德庙碑》,均有“陈疃庄”
村名。
   据74岁老人徐承奎讲:村以陈姓得名。后因人丁繁衍,分为两个村,曾名为
“小西庄。”后因该村位置偏西,故又以方位命村名为“西陈疃”。

   常家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1.5公里。地处山区。29户,110人。属东陈疃
村民委员会辖。 耕地10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是地瓜、高梁、谷子,林业
产品有刺槐木、柏木、苹果、花椒、杏等。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陈氏墓碑》载:“十三世祖德才,自益都县岳阴
庄迁于常岭之下定居焉……二十二世升端、升成居常家峪庄。”《王氏支谱系图》
载:“明洪武初年自枣强迁淄,占籍于沣泉乡杨家庄居住,即今之窍桥也。高祖
考,讳思荣,自淄邑鸾桥迁居益都县常家峪庄,今已传至十二世。”据此,清乾
隆年问以前即有此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常家峪”字样。
   村侧有《常氏墓碑》(已毁)载有“常家峪”庄名。据传,常姓来此较早,故
名为“常家峪”。

   小里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2.5公里。南靠淄河及池(上) 三(叉)公路,地
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1户,317人。除五户回族外,均系汉族。耕地234
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中草药。1983年总产值104,336元,人均收入249元。
   《般阳孙氏长支家谱》载:“我先世直隶之枣强人。明洪武四年,献、默祖
来淄邑西南隅岜山庄,遂居焉。十三世世潭,子佃盛,自莱芜英掌庄迁居小里。”
据此,清康熙年间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小里庄”。
   据传,因从村西小石桥至村东大石桥相距不足一华里,因村小,人少,故名
为“小里。”

   聂家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山区。建国前民房均为破陋草房,
现80%以上农户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5户,337人。耕地232亩。主
产小麦、玉米,其次高梁、谷子、地瓜。经济树有杏、山楂、苹果等。1983年总
产值103,734元,人均收入216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载:“我
聂氏迁于明洪武四年,居于长山县韩家庄,即今二十里铺是也。八世仲,按此支
言,自枣强迁于徐雅……十五世迁居聂家峪。”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及民国二
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聂家峪”村名。
   据该村村民聂长顺讲:当地出土的石碣上有“明天启聂三学”等字样。这说
明明朝末年有聂姓在此居住。故以姓氏命村名为“聂家峪。”

   连树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东2.5公里。距东陈疃村一公里,属东陈疃村辖。
地处山区。共15户,60人。耕地40亩。建国前民房均破陋,现全部盖起新房。主
产小麦、玉米、地瓜、谷子等。经济树有杏、梨、软枣、苹果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陈氏墓碑》载:“十二世祖讳德才,自益都县岳
阴庄迁于常岭之下定居焉……二十二世升阶迁居连树峪。”
   该村村民王远洪讲:王姓自陈疃迁居连树峪,现已传至七代。据此,清嘉庆
年间即已建村。据传,清初有东陈疃村陈姓在此看山植树,后来树株长满山溜,
树树相连,故名为“连树峪。”

   下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5.5公里, 处鲁山主峰西北侧。建国前民房均
破陋, 现大部农户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21户,1,144人。耕地1,
038亩。 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高梁、谷子。经济树有苹果、
柿子等。1983年总产值426,737元,人均收入271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氏祖茔碑》载:“博山花林陈氏,明洪武间自枣
强迁青州陈林店”。据陈氏后裔讲:早年陈林店被洪水冲毁后,先人便分别迁居
下小峰、花林两地。据此,明初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民国二十六
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下小峰”村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重修关公、二郎庙记》载村名为“高峰三庄”。
   因该村位处上、中两小峰村之下,故名“下小峰”。

   中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六公里。处鲁山主峰西北侧。建国前,大部民
房均破陋, 现90%农户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2户,453人。耕地391
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花生、地瓜。经济树有苹果、梨、杏等。1983
年总产值141,830元,人均收入245元。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观音庙碑》载:“大清国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
鹿疃社高峰庄,古有观音堂一所,不纪年载……”又据《宋氏族谱》载:“明初
宋氏始祖自直隶枣强迁淄川县董家庄,又从董家庄迁居中小峰。”宋氏已传至十
九世。据此,明代中叶已有此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志公庙碑》、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重修二郎庙碑》均载村名为
“高峰庄”、“小峰庄”和“高峰三庄”。清乾隆十八年(1 753年) 、民国二十
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亦载此村名。
   据村民刘同财讲:因该村地靠鲁山主峰西侧,山峦起伏陡峭而得名“高峰庄”。
又因处上、下两村之间,故得名“中小峰”。

   河南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大固堆之阴。建国前,民房均破
陋, 现大部村民盖起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5户,129人。耕地95亩。主
产小麦、 玉米, 其次花生、 地瓜、 高粱等,并种植中草药。1983年总产值为
42214元,人均收入244元。经济树有苹果、桃、软枣等。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蔡家庄”。据此,明末即已
建村。
   据该村76岁村民孟兆祥讲:据传,明洪武年间有蔡姓在此定居,即以姓氏取
名“蔡家庄”。清代中叶蔡姓绝嗣,因村处淄河南岸姚峪口,故改村名为“河南
峪”。

   大里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三公里。南依池(上)三(叉)公路。地处八宝山
西麓。建国前多数民房为破陋草房,现大部农户建了新房。设一村民委员会。共
159户, 575人。耕地425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谷子、地瓜等。1983
年总产值272,507元,人均收入362元。经济树有苹果、板栗、柿子和中药材等。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杜氏墓碑》载有“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鹿疃社大
里”字样。据此,明万历年间前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大里庄”。
   据谚村89岁老人尹作云讲:从村西小石桥至村东大石桥,相距一华里多,村
中人口较多,故名为“大里。”

   陡沟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地处八宝山之前。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51户, 524人。耕地474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中药。1983年总产值254,
803元, 人均收入332元。经济树有苹果6,000株,其次是桃、柿子等。工副业有
制修厂。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尹氏墓碑》(已残)载:“尹公,山东青州府孝妇乡
鹿疃社陡沟村人也。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陡沟”村名。据此,明崇祯年前已建村。
   该村75岁老人李景广讲:因该村位于地势较陡的山沟中,故名为“陡沟”。

   上小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西10公里。处鲁山主峰西北麓。地处山区。建国
前民房破陋, 现大部农户建了新房。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26户,448人。耕地
313亩。 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等。经济树有板栗、苹果,山中有弥猴桃。1983
年总产值147,790元,人均收入218元。
   《赵氏族谱》载:“始祖思贤,明初自直隶枣强县迁于泉河头。十八世俊一
迁于上小峰居住,并葬于此地。”据此,赵氏当于清末在此定居。其时,早已形
成村落。
   据传,在此以前,早有牛、宋等姓在此定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重
修志公庙碑》、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观音庙碑记》,均载为“高峰庄”。清
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二郎庙碑记》,
均载村名“小峰庄”。清嘉庆十五年 (1810年) 《重修二郎庙碑记》又载村名为
“高峰三庄”。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上、中、下
三小峰”。因该村位处中、下两小峰庄之上,故名“上小峰”。

   下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以南3.5公里, 处鲁山北麓,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
会。共82户,295人。建国前民房均破陋,现多数已建新房。耕地174亩。主产小
麦、 玉米,兼种花生、地瓜等。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总产值127,802
元,人均收入341元。
   《陈氏家谱》载:“始祖讳光先,自岳阴迁居郝峪庄。现已传至十三世”。
《孟氏世谱》载:“七十二世兆山,自淄邑孟家块迁居郝峪庄。现已传至七十五
世”。据此,该村陈、孟两氏当分别于明万历、清光绪年间在此定居。明崇祯元
年(1628年) 《重修顺德庙碑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均有
“郝峪”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85岁老人郝先发讲: 前已毁村西《九圣堂碑记》 载有明代时村名为
“董家庄”。后董姓外迁,郝姓较多,遂改村名为“郝峪”。后因该村位处上、
中两郝峪村之下,故名为“下郝峪”。

   中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4.5公里, 处鲁山主峰之阴。地处山区。设一
村民委员会。共64户,244人。耕地1,065亩。主产小麦、玉米,兼种花生、地瓜、
谷子和药材。 经济树有软枣、柿子、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145,411元,人均收
入439元。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郎神庙碑》载有领袖人物“杨勋”的字样。清乾
隆《杨氏祖茔碑》 载: “吾祖自明代以来,世居于此”。《李氏墓碑》载有:
“始祖讳明,二世祖讳兆伦”。现李氏在该村已传至七世。据此,明代已建村。
   据该村67岁村民李同明讲:现村南侧为古代旧村遗址。杨姓早年曾定居于此。
因该村位处上、下两郝峪村之间,故名为“中郝峪”。

   上郝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五公里,处鲁山主峰之阴。地处山区。设一村
民委员会。共88户,341人。耕地18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和中
药材。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总产值154,243元,人均收入331元。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白氏续修世谱》载:“我白氏宣和七年(1125年)辽
亡金兴,干戈扰攘,避乱于青郡之右刘家坞。……立典祖康熙年间迁居霍峪。”
在此之前,早有翟、张两姓在此定居。
   据72岁老人杨凤桂讲:现村南为古代“破村子”遗址。据传,明代即有杨姓
在此定居,后各姓相继迁来,遂形成村落。据此,明末清初即已建村。因该村地
处下、中郝峪两村之上,故名为“上郝峪”。

   七峪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三公里,处志公坪之阴,淄河沿岸。设一村民
委员会。共86户,334人。耕地303亩。村西建小池塘四个。主产小麦、玉米、花
生和中药材等。 经济树有苹果、桑、桃等。1983年总产值119,384元,人均收入
273元。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聂氏族谱》载:“明洪武四年,始祖忠义自枣强县
迁居长山县韩家庄,即今二十里铺是也。八世仲迁于徐雅,十世有新、夏迁于七
峪。”《马氏族谱》载:“明初自章丘后坡迁居七峪庄”。据此,明初即已建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七峪”字样。
   据78岁老人聂怀其讲:原村曾名“响水台”、 “隆泉村”,均以村南有一
山泉而得名。后山泉干涸,遂又以村处七条山峪之口,取名为“七峪”。

   东赵庄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6.5公里, 处二郎山之阴、黑峪坪西麓。地处
山区。南依池(上)三(又)公路。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17户,1,233人。村南新建
一蓄水池。 耕地1,06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和中药材等。经济
树有苹果、板栗、花椒、桃等。1983年总产值411,548元,人均收入247元。
   《王氏谱系图》载:“始祖守信,元初迁此定居。”据此,元代已建村。清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
有“赵庄”村名的记载。
   据81岁老人丁东昌讲:现村西有古庄“上耩庄”、“下耩庄”。明初被大水
冲毁,居民便在此定居,遂取名“找庄”,以记寻找吉地之意。早年村西有一古
墓碑,镌有“找庄”村名。后演变为“赵庄”。
   村中现存古槐一株,考古工作者鉴定为“唐槐”。
   1982年经区政府批准,更名为“东赵庄”。

   吴家台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东南八公里,处柴山之阴。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
共163户,637人。耕地481亩。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和中药材。经济树有板栗、
苹果等。1983年总产值223,777元,人均收入269元。
   《吴氏祖茔碑》 载: “吾吴氏始祖于明初迁此定居,取庄名为吴家台。”
《张氏墓碑》载:“我张氏先祖世系三支之根本也。原系七世祖茂堂,自邹平县
东门里迂来吴家台村。 ”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有“吴家台”村名。据此,明代已有此村。
   因该庄座落在一平展高阔的土台之上,又因吴姓迁来最早,人口最多,故名
为“吴家台”。

   店子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东南九公里,处黑峪坪之阳。池(上)三(叉)公路从
村中穿过。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57户,586人。村东新建一池塘。耕地452亩。
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中药材、地瓜等。经济树有苹果、板栗等。1983年
总产值222,637元,人均收入279元。
   《张氏祖茔碑》载:“张氏之由来,自明成化年间由枣强县迁至南岳阴村,
已历八世。至九世佑祖绪文迁来宫家店。”《尹氏墓碑》载:“始祖益谦公自元
末由山西洪洞县迁山东益都县孝妇乡大庄社孤山庄。十五世祖万福始徒居是庄”。
据此,张、尹两氏当于明末清初在此定居。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元行宫庙
碑》载村名“宫家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公家店”。
   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国祥讲:初立村时,相传有宫姓在此定居开店,故名“宫
家店”。后宫姓失传,遂改村名为“公家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又
简称为“店子”。

   花林
   位于池上乡政府驻地池上以南七公里,处二郎山南麓,淄河上游。地处山区。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313户,1,213人。村北新建一水库,总库容15万立方米。村
西新建两池塘。耕地883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生、地瓜、高梁和中药材。
经济树有苹果、 板栗,山中有野生弥猴桃。1983年总产值434,398元,人均收入
262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氏祖茔碑》载:“博山花林陈氏,于明洪武年间
始自枣强迁青州府陈林店,后自陈林店迁花林。” (据考,陈林店在今鹿疃村河
南。)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山庵》碑文载:“今有齐境都邑之界花林庄西
南古刹三山庵一座,圣像褴褛,草宇倒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载有村名:“花林。”据此,明万历年问即已建村。
   据85岁老人花明来讲:村南有大、小两条山峪,峪中多果树。春季繁花漫山
遍野,故名“花林”。

   下庄
   位于博山区的东南部,距博山城29公里。是淄博通往临沂地区的必经之途。
地处玉皇山下。建国前,绝大部分民房均破陋,现村民已大部建了新房。现为下
庄乡政府驻地。设一村民委员会。共912户,3,283人。耕地2,779亩。主产小麦、
玉米,其次谷子、大豆、高梁等。工副业有建筑队、地毯厂、贸易货栈等。年产
值20万元。
   《任氏祖碑》载:“粤稽吾任氏原籍青郡之地,邑名乐安。始祖讳全,于明
洪武初迂于益都县西南乡下庄。”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
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
“夏庄”字样。据此,明代以前已有此村。
   据传,该村与上庄同处博山通往沂源的交通孔道。两庄相距2.5公里。平时
由博山南去叫上去,自沂蒙来博山叫下来。“下庄”较“上庄”在下,故名“下
庄”。后来,村民以为“下”字含有“下风”等无进取向上之义,故改名为“夏
庄”。1982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夏家庄”村名相区别,仍恢复原名“下庄”。
   下庄是革命烈士石玉山、任传芝、李明海的故乡。老红军干部、山东纵队二
大队军事部长薛云亭同志,牺牲在这里。

   郑家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北三公里, 地处丘陵。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79
户,1,093人。耕地778亩。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原有地毯厂、建修队等。年
产值10万余元。
   《郑氏族谱》载:“吾祖原籍山东高密县。东汉末年迁往直隶冀州。于洪武
三年由冀州枣强迂往青州府邀兔崖。 始祖讳桓, 迁郑家庄定居。”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郑家庄”村名。据此,明初即已形成村落。
   据传,明代初年由直隶冀州迁来定居的络绎不绝。郑姓迁来最早,人口最多,
故名“郑家”。

   东瓦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0.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0
户,5l3人。耕地365户。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工副业有地毯厂、
羊毛衫厂、石棉瓦厂等。年产值约五万元。
   《谢氏族谱》载:“吾谢氏广祖于明洪武初年迁往益都县洋浒崖庄,崇祯三
年又迁于夹兰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瓦峪“村名。据此,明末已建村。
   据传,该庄原多土石构筑的茅草屋。庄中有谢天儒者,为当时青州府衡王赏
识获宠,招为郡马,给资经商致富,遂将庄中住房全部改建为瓦房。因该庄处山
峪下方,故名“瓦峪”。相传,古代曾名“夹兰峪”。后因庄中有一条自南而北
的河流分割,故分为东、西两个“瓦峪”。该村位处河东,故名“东瓦峪”。

   西瓦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1.5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89
户,711人。耕地50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大豆、谷子、地瓜等。工副业有
羊毛衫加工厂、地毯厂、冰糕厂等。年产值10万余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振兴农村经济,于1984年10月与夏家庄镇夏家庄村结为姊妹村。
   《谢氏族谱》载:“吾谢氏广祖于明洪武初年迁往益都县洋浒崖庄,崇祯三
年又迁于夹兰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瓦峪”庄名。据此,明末即已建村。
   据传,该庄原多土石构筑的茅草屋。庄中有谢天儒者,为青州府衡王赏识获
宠,招为郡马,给资经商致富。遂将庄中住房全改建为瓦房。该庄处山峪下方,
故名“瓦峪”。相传,古代曾名“夹兰峪”。后因庄中有一条自南而北的河流分
割,故分为东、西两个“瓦峪”。该村位处河西,故名“西瓦峪”。

   杨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西南两公里。地处玉皇山下,与西瓦峪毗邻。设一
村民委员会。 共266户,1,039人。耕地1,11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谷子、
大豆、花生等。工副业有螺丝厂、地毯厂。年产值约10万元。林业发展较快。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改为以林为主的林业村。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章丘。始祖
讳标,二世祖桐年、桐春,三世祖讳升,定居南博山。星祖始居青杨杭。十四世
祖元成,字美亭,迁于杨峪定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
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羊峪”字样。据此,当立村于清
初。
   因该村傍山倚峪,夏秋两季绿草如茵,村民多以牧羊为业,故名“羊峪”。
后因村名不雅,改名为“杨峪”。

   五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三公里。地处马地峪顶山麓,与下结老峪村相
邻。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40户,495人。耕地32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花
生、地瓜等。工副业尚空白。为振兴农村经济,已改建为林业村。并种植苹果、
山楂、葡萄等果树。兼种黄烟和中草药等。
   《孙氏世谱》载:“吾始祖浩自明初由冀州迁居颜神镇南西石马,大海祖又
移居杨峪。延至十二世祖玉塘,始迁至五老峪。”据此,清代初年即已形成村落。
   据69岁老人孙廷钧讲:该庄位处山峪中,相传村民迁来时,即有五位高龄老
人健在,均已近耄耋之年,一时传为佳话。当时尚无村名,又有五位精神矍铄的
老人居此,故名“五老峪”。

   南上庄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东南两公里。北与下庄毗邻,南与蒙阴县松仙岭接
境。 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95户,1,033人。耕地652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
谷子、大豆、地瓜、花生等。工副业仅有地毯厂,收入甚微。为振兴农村经济,
因地制宜,改为林业专业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
志》,均载有“上庄”村名。据此,清初已形成村落。
   该村与“下庄” 同处博山与蒙阴往返的交通孔道上,两村仅距2.5公里,又
因地处“下庄”以南。平时,由博山去蒙阴叫“上去”,故名“南上庄”。

   马家沟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东南三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与五老
峪毗邻。共66户,269人。耕地171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无
副业。为振兴农村经济,因地制宜,改为林业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川
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居住。”清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
均载有“马家沟”宇样。据此,清雍正年问已形成村落。
   据传,该庄先有张、王、李等姓居住,后又迁入马姓。因马姓人丁繁衍,该
村又处山沟,故名“马家沟”。

   上结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五公里。 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168
户,699人。耕地500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工副业有机械配
件加工等。自1984年10月,为振兴农村经济,改为以果为主的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讳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
川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定居。台
祖定居于上结老峪。 ” 清乾隆十八后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结老峪”字样。据此,清乾隆初年已形成
村落。
   据72岁退休干部张廷圣讲:该庄早年村民多从邻庄五老峪迁来,两庄村民来
往频繁,团结互助。因五老峪高龄老人很多,对结老峪的村民多方帮助,故结老
峪村民常邀五老峪的老人前来,以便承受他们的教益。后取团结老人之义,取名
“结老峪”。后因人丁繁衍,该庄位处山峪上方,故名“上结老峪”。

   下结老峪
   位于下庄乡政府驻地下庄以南五公里。地处山区。设一村民委员会。共87户,
365人。耕地197亩。主产小麦、玉米,其次地瓜、花生等。无副业。为振兴农村
经济,自1984年10月,改为以林果为主的专业村。
   《张氏族谱》载:“吾张氏始祖鹏,原籍北直枣强人。明洪武三年徙居淄川
县渭头河庄,住般水之阳。乾隆初年,五世祖讳宽,又徙居马家沟庄居住。子安
祖定居于下结老峪。 ”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结老峪”字样。据此,清乾隆初年已形成
村落。
   据72岁退休干部张廷圣讲:该庄早年村民多从邻庄五老峪迁来。两庄村民来
往频繁,团结互助。因五老峪高龄老人很多,对结老峪的村民多方帮助,故结老
峪村民常邀五老峪村的老人前来,以便承受他们的教益。后遂取团结老人之义,
故名“结老峪”。后因人丁繁衍,该庄位于山峪下方,故名“下结老峪”。

 
版权所有: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1

单位地址:果博东方客服电话,果博东方客服,果博东方公司开户

联系电话:19048888887 传真: Email:11066650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