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网站首页  祖训族规 族谱研讨 沂州九曲店 淄川般阳 淄博颜山 昌邑道照 广饶三岔 安邱寿光 诸城高密 宗亲联谊 孙境紫气 临沂孙氏 孙氏渊源 访客留言 
滚动公告
欢迎访问《沂河孫氏网》
本网面向沂河流域所有孙姓族人,面向以沂河源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山东全省、亦可扩大范围至更广的各支派孙姓宗亲。

《沂河孙氏网》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欢迎更多能提供孙氏族谱素材、热心族谱研究的网友加入我们的网站建设队伍。
 
      
本网顾问成员: 

孫  强  孫健瑛  孫卫东  孫茂廷 
孫振义  孫振修  孫景存  孫士卿   
孫善修  孫献田  孫宝银

孫朝勇(站长)13869141428
孫宝存(总编)13563962060
沂河孫氏文化研究群206970106
 
访客留言
[6-10]我老家在山东省临沂
[8-27]欢迎来自台湾孙氏宗
[4-15]您好 我
[12-9]大唐庄孙氏,和海州
[12-5]孙梧宗亲您好:刚拜
[12-5]孙梧宗亲您好:
[12-5]孙梧宗亲您好:
[10-20]枣强县是否还有尚林
[9-25]网页记载的郯城茅茨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8-27]我是济宁孙氏后代,
[3-2]我们这的辈分&nb
[9-4]勿忘在莒
 
探寻孙思邈-孙文才
——寻找孙思邈文化记实
一;肠断药王山

二零一二年二月一日,为筹建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秦晋分会,我前去西安面见孙树梅等宗亲,期间受到孙建和博士,孙维平书法家,孙青总经理等宗亲的热情接待。按排好分会的成立事宜,话题自然就落在了药王孙思邈身上,听说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位于耀州的药王山{原名五台山}都要举办民间庙会,为此,我们决定去一趟,以便寻访思邈老祖后裔的世系情况。

药王山,遥远而神秘。药王孙思邈将中华药学演绎到了极至,他一生潜心研究医学,不染世间尘污,治病救人,千古传颂。他的向善之举,使人生达到了崇高的景界。影响深沉和永远。这就造就了药王的名子,在中国自唐以来具有永恒的魅力。月圆不是常态,而药王的名子确是永恒。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往事知多少?带着追思,带着期待,带着敬意,带着憧憬。去寻访围绕思邈先祖的诸多秘密。沿途高楼大厦起伏跌宕,与我的情感组成复合体。大凤起兮云飞扬,寻根问祖兮归故乡。目的地不一定在远方,但是一定在脚下。即使我很累,但心性确很快蔚。

“惟有余生舞蹉跎,白驹过隙大凤歌”。

二月二日的下午,终于来到耀州药王山。望着不算太高的山峦,心潮澎湃,思绪绵长。眼前翠绿叠重,能让人止步静思。昔子牙,老子,张良,思邈,洞宾,渊明,皆来此地,或修道,或隐居,或游览,或采缉。无一不在此抹下了浓浓几笔。站在那高岗上,纵目四眺,山西人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感同身受。子牙,老子在此修道,被指;“天下修道,终南为冠”。思邈隐居“药王洞”,治病以济众生,巡山以察药性。洞宾修仙“玉泉洞”,饮酒以成醉仙,冥座以究人道。这些人修身弘发,摆脱世俗的缠绕。过着“山中无甲子,冬尽不知年”清净时光。这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仙道并行而不相悖。天道如此,人道亦然。和谐在此无处不在。来旅游的人个个悠闲自得,十分友善。看不到人们对物质的疯狂追求,体现的是对历史文化的眷恋。自然美,精神美,相映互辉。

接待我们的是铜川市博物馆馆长孙晓峰宗亲。两位小姐带领我们来到“药王山”风景区管理处办公室,负责人热情的接待和具有吸引力的介绍,轻松而愉快。孙晓峰馆长根据我的提问,介绍了药王孙思邈故里孙家塬村的一些情况,他说;“隋文帝开宝元年{公元581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据说;京兆华原{现耀州}孙家塬},那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忽然一声巨响,顿时风停雨止,晴空万里,彩虹悬挂。一孙姓人家祥云燎绕,瑞气环抱。天花飘落,异香芬芳。一婴儿降生,哭声似仙乐作响,他就是“药王”孙思邈。经过一千五百余年,现今孙家塬村无一孙姓,但其他姓氏均称他们是孙思邈的后裔,形成了这种奇特的姓氏文化”。说者振振有词,听着却不切题,这种奇特的姓氏文化,没有得到我梦寐以求的合理答案,我所关注的世系困扰,变成痛苦的现实,将一无所获,着实令我沮丧。听到这里,虽然使我对这里的隐文化有了初步了解。但来时的热血沸腾,因我想得到的与现实不存在任何层次的因果关系,所有的激情,如今已荡然无存。

黄昏时分,我站“药王洞”前,落日红了,而我的眼也红了,仰望长空,问天不语,徒生伤感,伤怀不已。期待诸仙显灵,渴望奇迹的发生。思绪为药王的世系不清而揪心,看来经渭分明,难能做到。仅就药王的墓地,便有几种说法。一;药王山说,即距药王山不到一公里的孙家祖坟,思邈的墓前有石狮一对,墓基直径6米。高2米,块石奠基。墓后有其父母合葬墓。二;山西洪洞孙张村说,据《洪洞县志》记载;永淳元年{682年}孙思邈病逝于洪洞县大坂村{今淹底乡孙张村}家中。400年后,宋徽宗追封他为“妙应真人”。元至正年间,道士贾奇主持,在其当年墓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药王庙,名曰“安乐真人庙”。占地30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三;河南济源说;据《济源县志》记载,真人坟座落在济源市城北50公里处王喔山主峰天坛山的山庙岭。墓径9米,高1米。三种说法,真假难辫。而据《新唐书》载;“经月余,颜面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没有更多信息。有关思邈老祖的后裔情况,记载廖廖。就现已知的思邈长孙清尚官居徐州迁居江苏句容、又迁安徽合肥,山西的洪洞有裔孙3000余人外,其它一无所知。我曾盟言考析,了解一段历史,走近一种文明。但困难大于想象。誓言犹耳,探讨无期。我不由大喊一声“思邈先祖,魂归来兮,指我迷津,帮帮我兮,圣祖解惑”。“云中谁寄锦书来”?千万别让我肠断“药王山”。然而万呼不应。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归来的脚步沉重而无力,不见昔日“带月荷锄归”,无需“隔水问樵夫”。几多稠怅,几多无奈。我不奢望一个完美的结局,就是放不下所有的放弃。

耀州宾馆的晚宴,美酒佳肴,应有尽有。还有九大山人吴加高画师等人作陪,可谓温馨。“举杯消愁愁更愁”,埋藏在心头的那块心病始终无法排遣。那种与“历史文化干杯,让世界为之陶醉'的心情。一扫而光。春日月夜,不堪回首。
二;考析孙思邈的世系源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山西是这个伟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从黄帝到秦之前约二千年的辉煌。他不仅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国家政权的雏形“尧”(今临汾),而正式的政权“夏朝”,定都在蒲坂:(今永济),“禹”迁都至夏县(今夏县到安邑之间)。“舜”的后裔契建“殷、商朝”,定都在“今垣曲”,后迁河南“安阳”。“弃:即后稷”(今闻喜县、稷山县交界处的稷王山一带)的后裔姬发则建立了“周朝”。而且这里是姓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比如;“董、刘、赵、郭”等大姓的发源地。为了解孙氏宗族在山西的发展情况,进而弄清孙思邈的世系源渊,就必须到洪洞县淹底乡孙张村实地调查。这里首先对山西的孙氏来源作个简单的介绍。

山西孙姓人的来源在秦之前主要来自姬姓孙(今河南疆内),在此期间,由于人口较少,加之黄河天堑,交通不便,其他孙姓很少迁徙到山西。而姬姓孙则不同,他不仅是最早最大的孙氏族群,还得益于地理环境,和山西一河之隔,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促成了姬姓孙大量地迁徙到山西最福庶的河东地区。为躲避自然灾害,或经商、或求生,有众多的孙氏族人迁徙到了山西。在史藉纪载最早的姬姓盐商孙阳,有“秦人孙阳、孙阳过虞坂,有骐骥伏盐车下,见阳而长鸣”之说,而姬姓孙的平民占据绝大多数。这些都是零散的记载,到唐代的《元和姓纂》有了较系统但为数不多的记载。据宋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朝以前“太原之族有岚州刺史昉,生存进,安定太守”的记载。在汉代“荀况”(今新绛县境内)的后裔在汉刘荀登皇位后,为避讳“荀”字而改姓孙了。全国孙姓八大源地,只有这一支的发源地在山西。东汉时期,由妫姓“富春孙氏”的后裔孙福来山西太原任太守,才落户山西。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孙武”之子“明”,“明”生“膑”、“膑生“胜”、“胜”生“盖”、“盖”生“知”、“知”生“念”、“念”生二子,其一曰“丰”,另一子曰“益”、“益”生“pin”、“pin”生二子,其一曰“届”,另一子曰“询”。“询”生二子,其一曰“鸾”,另一子曰“骐”。“鸾”生“爱居”、“爱居”生“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平遥)。孙福为孙武的第十四代孙。孙武的第二十代孙旃为太原太守。这支孙氏成为主流。还有毕干的后裔姓孙,是孙姓的源头之一。因为毕干被纣五马分尸,其后人多逃到山西临汾一带。在山西,这支孙氏不在少数。北宋学者孙复、字富春、号泰山,他的儿子大年落户在山东泰安范镇岔河村。其六世孙佑邦、字良辅在南宋(公元1223年)东平失守后,携三子迁往山西省闻喜县岭东村,形成望族。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其他孙姓也有迁往山西的,不过人数不多。

“郡望”者,郡是指地域;望是指居住的人数多、名气大、影响远的族群。两者合起来,才形成“郡望”。就孙姓而言,最早的有“洛阳”、“乐安”、“汲郡”、“富春”四大郡望。而“太原”、“东莞”、“清河”、“河东”、“陈留”要晚的多。那么“太原郡望”是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原因形成的?我们不妨拿证据来分析。

根据正史的记载来查询。《史记.》是最早的史书,上边没有孙氏迁太原的记载。再看看《汉书》也没有孙姓迁太原的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在《三国志?魏书》中,有孙资的传,说是:东汉建安年间,受曹操的证辟,曾任县令、参丞相军事诸职,魏建国为中书令,历魏文帝、魏明帝、齐王曹芳三朝,在魏典掌机要30年,后拜骠骑将军、侍中,为人宽厚而稳建,颇具政治家头脑和谋略。唐代的《元和姓纂》中说:“孙资生南阳太守宏、(还有一子密),宏生楚、楚生纂、生众(早亡)、生询,纂生绰、生统、绰生嗣、统生腾、生登、孙腾迁余姚,孙登迁汲郡。孙询生盛、盛生潜、生放,潜子不详、生冲之、冲之生伯翳,放生秉、秉生康,孙康的后人为《映雪堂》。这几人都是魏晋时的名士。有完整记载的是《世说新语?叙录》以及《太原中都孙氏谱》。

由于孙资这一支在太原中都名声显赫,人口和名人众多,影响巨大,正史中尽现了他们的风采。孙宏继嗣其父的爵位,封亭候,离石子,官任南阳太守。孙密为骑都尉。孙楚;字子荆,《晋书》中说他“持才凌傲,卓而不群,任太守。是著名文学家。”孙洵为颖川太守。孙纂史书无载官职,不过他的两个儿子孙统、孙绰却名气很大,《晋书》中说孙绰袭爵长乐候。这里的“袭爵”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莫须有”吧,侧面说明孙纂生前就是长乐候。孙盛;字安国,东晋名士,博学,是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出任长沙太守。其子孙潜,字齐由,为豫章太守。其二子孙放,字齐庄,官任长沙相。孙统字承公,出任东阳令、余姚令。其二子孙腾、孙登皆以博学著称,孙腾官至廷尉,孙登官任尚书郎。从上述可以看出,孙资家族,在短短的几代人中,干才辈出,所以形成望族。这就是“太原郡望”的来历,他产生在魏晋时期。这里需要说明,在当时太原地区也有不少姬姓孙的后人,比如孙嘉就是其一。但姬姓孙在太原无论人数、名气、影响均无法与孙资一支相题并论,因此,“太原郡望”应该与其无关。

那么,孙资的先祖是谁?是姬姓孙还是妫姓孙?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历史上包括现在都有人存在模糊。甚至不知“太原郡望”是姬姓还是妫姓。为澄清这一问题,还需要用证据来证明。

据《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孙武的第十三代孙福,遇赤眉之乱定居太原中都”(应是十四代)。其后代居住在中都(今平遥)。孙武的二十代孙旃也是太原太守,孙旃的后裔也居住在太原中都。孙福与孙旃是同宗,但是否直系不好说,但他们都是在三国之前的东汉时期任职。而孙资出生在东汉建安年间,任职在三国曹魏时期,时间上比上述二人晚很多。孙资的出生地在太原中都应该没有异议。一是他受雇于曹操,而山西是魏国的属地。二是从他的后代来看都出生在太原中都,这些正史上都有记载,没有人说孙资出生在别处。而太原中都孙氏正史有载的,只有孙福和孙旃,他们都是孙武之后,属“乐安孙氏”。说明孙资就是孙福或者孙旃的后裔。很多史料也都有孙资这一支系属“乐安孙氏”的记载。

据上所述:“太原郡望”的形成在魏晋时期,而且所指的就是孙资家族,因此“太原郡望”就是太原中都孙氏。而史书中说的:“望出太原,江东开国”就是这一支的真实写照。他们是妫姓孙,不是姬姓孙。在孙资的第七代孙孙康“映雪堂”后人又出了不少的名人,其中隋末出生的孙思邈,也就是唐代的药王最为出名。还有近代的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因为孙中山的先祖孙誗之父孙拙就出生在太原中都,只是在唐僖宗时与其弟孙葵一同迁往河南陈留,孙葵、孙誗叔侄二人为平息黄巢之乱,之后,孙葵落户福建宁化孙家坑,孙誗落户江西宁都县。

很长一段时间,个别孙氏宗亲对“太原中都孙氏”是姬姓孙还是妫姓孙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我将对几个主要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其一,有关孙武与孙福的世系问题。有谓太原太守孙福是孙武的第十四代孙靠谱吗?他的观点是;孙武出生在公元前557—535年之间,取中间数546年,而赤眉之乱在公元18年,相隔564年。从孙武到孙福中间14代人,平均40年一代人,着实不靠谱,据此,认定不可信。而近年来孙氏文化人的研究表明;孙武出生在535年,孙膑出生在379年,从孙武到孙膑之间相差160余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孙膑是孙武的孙子,只有三代人,此说明显有误。根据太史公的《史记》中说;武“百年后生膑”,显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史记》所记载的差了一百多年,从孙武(535年)到孙福(公元18年)扣除100年的误差,平均25年一代人,这不是很正常吗?问题不是出在孙武与孙福之间,而是出在孙武与孙膑之间,据此,怀疑孙福不是孙武之后的结论,可以休矣。

其二;有关孙资是孙会的第十一代孙的问题,纯属造假。《元和姓纂》中,其“太原中都”后记:“安定太守会,十一代孙资,”经查,历届史书均没有孙会这个人,更不会是太守。这一说站不住脚。但有人又乱拉了一个人,依的据是《汉书?杨恽传》中的一段话:汉宣帝(公元前43年—公元前33年)时有“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因为名子中有个“会”字,就认定孙会宗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孙会可能为同一人。且不说没有孙会这个人,但就时间来说,汉宣帝是公元前43年到33年,如果有孙会这个人,那么他的第十一代孙孙资根据《三国志?魏书》中孙资传中的记载,是出生在东汉建安年前,而建安元年是公元200年,孙会到孙资满除满算才230年,230年传十一代人,每代人20年。如果说孙会与孙会宗是一个人,那一代人时间还不到15年,这可能吗?因为一个“会”字将二人说成一个人,实在离奇。还有的说法,说:“孙福之曾祖父孙询”。孙福是孙武的第十四代孙,而事实上孙询是孙资的曾孙,孙询比孙福晚十代人之多,结果成了孙福的曾祖父,此说逻辑混乱之极。

其三;还有另一种说法“孙会是太原中都孙氏之祖,孙会是西河(太守)人,西河在春秋卫国的西境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汲县一带,这一代正是姬姓孙的发祥地(发祥地在淇县),与山东的乐安、浙江的富春都不搭界,因此,太原中都孙氏是姬姓孙。”不难看出,该文的作者以没有确定的孙会,来否定正史记载的孙福、孙旃,实在是不靠谱,就连作者自己也不明白孙会和孙福、孙旃是什么关系。更不能以地域的近远来说明血脉出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此说违背文化常识,不值一驳。

上述说到了孙康,他是晋时的御史大夫,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成了大名,其后代为了纪念他,形成了“映雪堂”的堂号,这个堂号里都是他的后裔。那么,药王孙思邈是他的后裔吗?为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史藉证明。史书记载:“孙康京兆人”,京兆在今西安一带,不是晋朝的国都洛阳,因为京兆是个地名,位于古长安一带,含耀县。孙康就是陕西耀县孙家塬孙氏的迁始祖。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与孙康同村。从哪里的《孙氏家谱》的记载看,孙思邈是“映雪堂”的,因此他是孙康的后人。另据孙思邈的后裔孙永东宗亲所收藏的乾隆年间《孙氏家谱》中记载;“孙思邈属映雪堂”,这本家谱记载的全是孙思邈的后裔,是期今发现最完整的家谱之一。正史载;思邈的孙子“清尙任徐州小吏”,后代迁江苏的句容又迁安徽合肥。这段记述与《孙氏家谱》的记载相吻合。
三;惊喜在洪洞

为查清孙思邈后代的世系来龙去脉,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一日,由福建的孙太成、北京的孙永旭、山西的孙步炯、孙文才来到洪洞县。

中国洪洞,因大槐树移民文化的富床而物华天宝,闻名遐尔。

洪洞古为伯侨封地,周为扬侯。秦置扬县,居太岳之右,处五镇之中,图若象雄。地之北城,邑似荷植,汾涧之交,山川奇巍,劈两山而引一水。文化厚重,承尧德而继舜仁。历史悠久,堪与人文同步。神话传说,叙尽远古圣贤。历史遗存,释解史前疑云。坊堆村发现殷商甲骨,永凝堡出土西周珍玉。侯村古柏荫庇龙脉永盛。女娲寝陵昭示捏土造人,首别姓氏。卦地八峰,记载伏羲人文初祖,卦象典基。荀子演义道教东方哲理。公孙堡犹记轩辕造车。九萁山留遗迹唐尧访贤。洗耳泉清,映照许由清廉。历山垣坦,诉说虞舜躬耕,人变石头,传为佳话。程曲志载,程婴义救赵氏孤儿,大义世扬。舞阳河传,樊哙威镇西楚霸王,双雄斗法。兴唐寺传说李世民求医孙思邈的故事。荆筐称“龙卧”罗云村,戏言赵筐胤夺权趣闻。皋陶狱始,订社会规范。士师有宗祠,师旷整合交际理仪,现有庙堂碑记。八千年原始部落遗址,亦真亦幻,亦谐亦趣。光武中兴,修玄帝宫。太宗称帝,建兴唐寺。镐鼎潜心研理学,康熙亲御封山林。民主斗士张煌英亲刺巡抚。王世英置身西安事变。贾题韬昌佛学,首创象棋理论。董寿平画坛巨手,挥洒丹青新风。朱总马牧遗址,调兵遣将,指挥抗日。薄一波奉命护宝,赵城金藏无埙一纸。邓小平视察明姜水电站,笑论改革秘笈。江泽民巡视槐址,题字颂扬移民功绩。

洪洞的历史古迹遍布,多保存完好,且价值极高。

在洪洞,遥望历史的天空,刚刚触及到的古建画面,似乎沉寂无言的叙述着它的忧患和期望。历史走到今天,依然那么生动。

广盛古寺,古柏苍翠,山清水秀。千年翠柏,生于自然,红尘之中,至今挺拔,气势依旧。寺内碑刻甚多,是研究寺史重要资料。木雕神像,剔透玲珑。造像丰满圆润,工艺极佳。初见便可以感受到凝重,是佛文化和古塑精华的历史积淀。广济寺前大槐树下,喏大一个“根”字照壁,象征移民一个心态,体现一个“脉”字。大槐树承载了多少历史沧桑,一言太难道尽。虽然只是一棵古树,但是史册永载。在这里,凡你能触碰到的,小院的木桌、瓜藤、石阶、古建、虽仿造旧时的模样,即使染着尘埃,但是见到它们,就好象有一种穿越时空窗的感觉,依然可以嗅闻到历史的遗味,回味之余自得一份适然。移民译站,是现存移民实证,在这里注目沉思,闲情逸致不再,你会心动,有的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倒流的体验。

下午二时许,我们来到期盼已久的孙张村。村口的门楼上写着“孙张村”三个大字,拍完照片后,遂即打听有关孙思邈的故事。有位叫孙庭芳的老人(是该村的原支部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是个热心人,对我们所题问题知无不言,他说:我们村原来叫大坂村,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我的老祖先孙思邈由京兆北渡黄河,那年他二十九岁,来到洪洞县我们村。武德三年{620年},隋军失利,退至介休,隋将金刚帐下有一员名叫尉迟恭的大将,作战英勇异常。在这次战斗中追赶李世民一天一夜,马不停跑了300里。李世民脱险后,在洪洞南坂、安乐村一代休整。由于连日劳累,吐血不止。唐军上下惶恐不安。孙思邈闻知,亲自到安乐村李世民的住处,入帐求见,一剂药下,过了两个时辰,李世民顿觉痊愈。好多将士的箭伤也给治愈。为此李世民封孙思邈为“安乐真人”。孙思邈于永淳元年{682年}病逝于洪洞县大坂村家中,享年102岁。在该村隐居了62年。后来,因该村孙思邈名气大,张姓人口也多,所以就将大坂村改成孙张村了。现该村有1300余人,孙姓人均为孙思邈之后裔。孙思邈去逝后,400年后的宋徽宗{1100—1125年}间,追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到了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年}。道士贾奇主持,在当年孙思邈坟地、旧居的原址—洪洞县淹底乡孙张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药王庙。名曰“安乐真人庙”。我们急不可耐,要求赶快领去看庙。

孙庭芳老人表现的非常沮丧,他说:“原来的孙真人庙,山门座东朝西,山门重楼叠阁,万椽相接。山门两旁有二层钟鼓楼各一座。庙内有献殿,正殿,寝殿三座大殿。正殿塑有孙思邈坐像。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宏伟,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可谓首屈一指。可是,小日本把它全烧了”。说到这里,可以观察到他无比挽惜和愤怒之情。此时的我,故作不知,一句“这里还有遗迹看吗?”成功的转移了话题。孙庭芳宗亲领我们看了一块巨大石碑,这块石碑横卧在路旁浇地的水渠上,布满了树叶和泥土,经过清理,竟然是安乐真人庙碑。我大声说;“快来瞧瞧”,只见该碑长约九尺、宽三尺、厚三十公分。不见碑头和碑座。碑上写着“安乐真人碑”,时间是万历二十二年孟月重修,距今已418年了,字迹基本清楚,少部分残缺,背面有“万人册”。十分珍贵。过去,我也曾听说过“万人折”,这万人折就是有一万个人签名上报给皇上,以反映民情民意。而现今发现刻在碑上的“万人册”,他不仅是上报万历皇帝的,还用石刻的形式保留下来,着实罕见,他充分说明:“一篇万人册,满是乡民情”。接下来我们又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找到了埋在土里这块碑的碑额和碑座。碑额高一米、宽一米,四条腾龙分列龙首龙省,盘绕绞合,浑然一体,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碑座是一只大龟,有精美装饰花纹。这座碑刻的发现,将孙思邈留在人间,千年流传。使得大家对话在一片激动的气氛里,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我们来到孙思邈的墓地和药王庙遗址,眺目四望,满目荒凉,四野空旷,只有少量的麦苗和树木,思邈祖的墓地也不知所在。此时此刻,每个人默默地想着心事,奇怪的思考着。

夕阳在秋风中西下,一片片枯黄的落叶悄悄地落在我的肩膀上和飘在我戾眼模糊的脸上。那微微的秋风,催促着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四:孙思邈隐居之迷

洪洞县孙张村的发现,由于时间太紧,不可能了解的太多。11月21日-22日,我再次来到孙张村,通过和村中老年人座谈,对孙思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新发现的古文物仔细地进行了查看,其中有:“大唐真人碑”的碑头,该碑头结构复杂,图案精美,可能是孙真人的庙碑部分。另一“唐真人口”碑首,最后一字看不清了,与前者相比,结构差不多,但显得老旧,像是孙思邈的墓碑。碑身都已不存,仅有三分之一的残碑,文字大多可辨认,还有两个碑座。一个为约一米二直径的圆龟纹图案,一个为四方形罗云纹图案。还有几块石料建材构建,亦有图纹。孙思邈的墓地上,现是一条水泥路。周围到处是散落的古建构件的残核,不经易间,你会看到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砖块瓦片。在这里,到处是宝。

座谈中,有关孙思邈的趣文逸事有很多,在此不尽详述,仅就孙思邈隐居之谜简单说一下。历史上说孙思邈隐居太白山,是否真有其事?我看不见得。据《北史》、《周书》记载:独狐信任洛川总管“否定隐居太白山”。因为孙思邈多次拒官,如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旨京师,以“年已老,而听视聪瞭”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义大夫,固辞。由此可见:孙思邈一生“无求无欲”,但是为百姓治病则“华夷愚智,普同一等".说隐居是针对座官而说的。不座官而甘愿在民间为民治病就是隐居。这里的隐居不是指太白山,而是广大的民间。有人讲了一个故事,说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有人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洪洞县,是否真在洪洞?现无据可考,但是这个故事在洪洞民间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确是事实。难怪孙张村周围的民众,对孙思邈如此爱戴。最早他们用纸伞联名万人册(据说这把伞收藏在北京博物院),到元代上书黄帝的万民册,虽然上册的要求不同,但是都反映出民众对孙思邈深深怀念。一个在唐代就去世的人,在几百年后,人们都没有见过他,还联书万名册为他建庙,着实让人感叹。

由此我想到,所谓的“隐居”,就是指民间,而不是在太白山。 

 
版权所有:果博东方公司客服19048888887  1

单位地址:果博东方客服电话,果博东方客服,果博东方公司开户

联系电话:19048888887 传真: Email:11066650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