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鞭炮阵阵。今天中秋节,横河镇孙家境村的孙境祠堂内,当地村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孙氏后人纷纷赶到这里,以祭祖缅怀先人、共赴家宴的方式同庆团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今年是孙家境孙氏先人忠烈公孙燧诞辰560周年,也是其以身殉国500周年。为缅怀先人,弘扬他誓死卫国、爱国爱民的精神,今天举行了祭祖大典。 上午9时58分,礼炮鸣响,孙境宗祠燕翼堂前,孙氏后人奉香恭立,以宣读祭文、敬香祭拜的方式,向这位忠勇报国的先祖表达无限崇敬之情。 
从孙氏后人满怀激情的致词中,从情真意切的祭文中,500年前,忠烈公孙燧为国为民甘愿“赴汤蹈火、以身相殉”的感人画面仿佛重现后人眼前:明正德十年(1515),孙燧被提拔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那时,江西是明朝宗室宁王朱宸濠的封地,早有异心的他外结群盗,内通权佞,挟持群吏,蓄意谋反。孙燧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往,启程前对妻子说:“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到任后,孙燧不但大义劝说朱宸濠消除异心,还采取许多防范措施,并将辎重兵器转移他郡,致使朱宸濠更视他为“眼中钉”。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朱宸濠准备起兵谋反,孙燧挺身而出上前责问被绑,他无所畏惧大骂逆贼,最后被害。此后,南赣巡抚王守仁、吉安知府伍文定等人起兵讨逆,只用几十天,一场叛乱迅速平息,了却了孙燧“报国救民”的遗愿。

“孙氏先人出了众多忠君报国的清官,而且还有不少孝义感人的事迹。”孙境宗祠董事会董事长孙烈扬自豪地对记者说,忠烈公家还出了“一门三孝子”,先人的故事早已流芳百世。先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觉得在这个新时代更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我们的价值追求。国家强,民才富;国家强,民才安。

时近中午,祭祖大典后,一场盛大的团圆家宴也接着开席,现场,摆起了近百桌宴席。来自市内外和上海、山东、福建等地的孙氏后人一桌桌围坐起来,共话家常,同庆团圆。“孙氏后人不忘先祖不忘家国,中秋一起祭祖、同吃家宴,很有意义。”特地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安溪赶来的孙少敏说,这几年他几乎年年来,今年已经第三次来到这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来,大家一起干杯,为中秋团圆,也为即将到来的国庆举杯祝贺。”宴席中,有人站起来大声提议,于是,近千孙氏子孙举杯相贺,同祝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