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孙氏网 沂河孙氏文化研究会
网站首页  祖训族规 族谱研讨 沂州九曲店 淄川般阳 淄博颜山 昌邑道照 广饶三岔 安邱寿光 诸城高密 宗亲联谊 孙境紫气 临沂孙氏 孙氏渊源 访客留言 
滚动公告
欢迎访问《沂河孫氏网》
本网面向沂河流域所有孙姓族人,面向以沂河源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山东全省、亦可扩大范围至更广的各支派孙姓宗亲。

《沂河孙氏网》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欢迎更多能提供孙氏族谱素材、热心族谱研究的网友加入我们的网站建设队伍。
 
      
本网顾问成员: 
孫健瑛 孫卫东 孫茂廷 孫 强
孫振义 孫振修 孫景存 孫士卿   
孫善修 孫献田 孫宝银

孫朝勇(站长)13869141428
孫宝存(总编)13563962060
沂河孫氏文化研究群206970106
 
访客留言
[3-25]我是大连的宗亲,祖
[9-5]老家在東北遼寧省莊
[6-11]大唐庄孙氏和海州沙
[6-10]我老家在山东省临沂
[8-27]欢迎来自台湾孙氏宗
[4-15]您好 我
[12-9]大唐庄孙氏,和海州
[12-5]孙梧宗亲您好:刚拜
[12-5]孙梧宗亲您好:
[12-5]孙梧宗亲您好:
[10-20]枣强县是否还有尚林
[9-25]网页记载的郯城茅茨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山东省淄
[9-4]山东般阳(般阳:山
 
十家评注《孙子兵法》之七——《形篇》


十家评注孙子兵法》之七

孙宁辑《形篇》

 

形篇题解。曹公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曰:因形见情,无形者情密,有形者情疏,密则胜,疏则败也。王皙曰:形者,定形也。谓两敌强弱有定形也。善用兵者能变化其形,因敌以制胜。张预曰:两军攻守之形也。隐于中,则人不可得而知,见于外则敌乘隙而至。形因攻守而显,故次谋攻。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张预曰:所谓知己者也。梅尧臣曰:藏形内治,伺其虚懈。张预曰:所谓知彼者也。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曹公曰: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杜佑曰:先咨之庙堂,虑其危难,然后高垒深沟,使兵练习,以此守备之固,待敌之阙则可胜之。言制敌在我,自修理以候敌之虚懈,已见敌有阙漏之形,然后可胜。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则深壁,多具车食,善其教练。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阵则左川泽右丘陵,背孤向虚,从疑击间。善战者掎角势连,首尾相应者,为不可胜也。夫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无此数者,以为可胜也。杜牧曰:自整军事,长有待敌之备,闭跡藏形,使敌人不能测度,因伺敌有可乘之便,然后出而攻之。王皙曰:不可胜者,修道,保法也。可胜者,有所隙耳。张预曰:守之在己,攻之故在彼。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

杜牧曰:不可胜者上文注解,所谓修整军事,闭形藏跡是也。此事在己故曰能为。张预曰:藏形晦跡,居常严备,则已能焉,不能使敌必可胜(此句《通典》《御览》《吕氏春秋》注省略。杜佑曰:若敌晓练兵事,策与道合,深为备者,亦不可强胜之。杜牧曰:敌若无形可窥,无虚懈可乘,则我虽操可胜之具,亦安能取胜敌乎?贾林曰:敌有智谋,深为己备,不可强令不已备。梅尧臣曰:在己故能为,在敌故无必。王皙曰:在敌不在我也。张预日:若敌强弱之形,不显于外,则我岂能必胜于彼?

故曰:胜可知。

曹公曰:见成形也。杜牧曰:知者但能知己之力可以胜敌也。陈皞曰:取胜于形,胜可知也。

而不可为。(原文)

曹公曰:敌有备故也。杜佑曰:敌有备也,已料见敌形者,则胜负可知。若敌密而无形,亦不可强使为败。故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杜牧曰:言我不能使敌人虚懈,为我可胜之资。贾林曰:敌若隐而无形,不可强为胜败。梅尧臣曰:敌有阙则可知,敌无阙则不可为。何氏曰:可知之胜在我,我有备也;不可为之胜在敌,敌无形也。张预曰:己有备则胜可知,敌有备则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

曹公曰:藏形也。杜佑曰:藏形也,若未见其形,彼众我寡则自守也。杜牧曰:言未见敌人有可胜之形,己则藏形为不胜之备,以自守也。梅尧臣曰:且有待也。何氏曰:未见敌人形势虚实,有可胜之理则宜固守。张预曰:知己未可以胜,则守其气而待之。

 

可胜者攻也。

曹公曰:敌攻己乃可胜。杜佑曰:敌攻己乃可胜也,已见其形彼寡我众,则可攻。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则高垒坚壁也。攻其城则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陈(阵)左川泽右丘陵,背孤向虚,从疑击间,识辩五令以节众,掎角势连,首尾相应者,为不可胜也。无此数者以为可胜也。杜牧曰:敌人有可胜之形,则当出而攻之。梅尧臣曰:见其阙也。王皙曰:守者似于胜不足,攻者似于胜有余。張预曰:知彼有可胜之理,则攻其心而取之。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曹公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李筌曰:力不足者可以守,力有余者可以攻也。梅尧臣曰:守则知力不足,攻则知力有余。張预曰:吾所以守者,谓取胜之道有所不足,故且待之;吾所以攻者,谓胜敌之事已有其余,故出击之。言非百胜不战,非万全不斗也。后人谓不足为弱,有余为强者,非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曹公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便者,动于九天之上。杜佑曰:善守备者,务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知所攻,言其深密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务因天时地利,水火之变,使敌人不知所备,言其雷震发动,若于九天之上也。李筌曰:《天一遁甲经》云:九天之上可以陈兵,九地之下可以伏藏,常以直符加时干,后一所临宫为九天,后二所临宫为九地。地者静,而利藏;天者运,而利动。故魏武不明于遁,以九地为山川,九天为天时也。夫以天一太一之遁,幽微知而用之,故全也。《经》云,知三避五魁,然独处能知三五,横行天下。以此法出不拘诸咎,则其义也。杜牧曰:守者韬声灭跡,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见之。攻者势迅声烈,疾若雷电,如来天上,不可得而备也。九者高深数之极。陈皞曰:春三月寅,功曹为九天之上,申,传送为九地之下。夏三月,午胜,先为九天之上,子神,后为九地之下。秋三月,申,传送为九天之上,寅,功曹为九地之下。冬三月,子神,后为九天之上,午胜,先为九地之下也。(陈皞此注晦涩)。梅尧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密,而攻取迅也。王皙曰:守者为未见可攻之利,当潜藏其形,沈〈沉〉静幽然,不使敌人窥测之也。攻者为見可攻之利,当高远神速,乘其不意,惧敌人觉我而为之备也。九者极言之耳。何氏曰:九地九天言其深微。尉缭子曰: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遽于天。言其秘密遽远之甚也。后汉凉州贼王国,围陈仓,左将军皇甫嵩督前军,董卓救之,卓欲速进赴陈倉,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抜。(王)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抜之小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抜,贼众疲弊,果自解去。張预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动于九天之上,喻来而不可备也。尉缭子曰,若密于地,若遽于天是也。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曹公曰:当见未萌。孟氏曰:当见未萌,言两军之交,虽料见胜负策,不能过绝于人,但见近形非远。太公曰,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李筌曰:知(智)不出众,知非善也。韩信破赵,未餐而出井陉,曰,破赵会食。时诸将呒然,佯应曰诺。乃背水陈(兵)。赵乘壁望见,皆大笑,言汉将不便兵也。乃破赵食,斩成安君,此则众所不知也。杜牧曰:众人之所见,破军杀将,然后知胜。我之所见庙堂之上,樽俎之间,已知胜负者矣。贾林曰:守必固,攻必克,能自保全而常不失胜,见未然之胜,善。知将然之败,谓实微妙通之,非众人之所见也。梅尧臣曰:人所见而见,固非善。王皙曰:众常之人见所以胜,而不知制胜之形。张预曰:众人所知,已成已著也,我之所见,未成未萌也。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曹公曰:交争胜也。太公曰,争胜于白刃之口,非良将也。李筌曰:争锋力战,天下易见,固非善也。杜牧曰:天下,犹上文言,众也。言天下人皆称战胜者,故破军杀将者也。我之善者,阴谋潜运,攻心伐谋,胜敌之日,曾不血刃。陈皞曰:潜运其智,专伐其谋,未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善之善者也。梅尧臣曰:见不过众,战虽胜,天下称之,犹不曰善。王晳曰:以谋屈人则善矣。张预曰:战而后能胜,众人称之曰善,是有智名勇功也,故曰非善,若见微察隐,取胜于无形,则真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迅雷不为聪耳。

曹公曰:易见闻也。李筌曰:易见闻也,以为攻战胜而天下不曰善也。夫智能之将,人所莫测,为之深谋。故孙武曰:难知如阴也。王皙曰:众人之所知不为智,力战而胜人,不为善。何氏曰:此言众人之所见所闻不足为异也。昔乌获举千斤之鼎为力,离娄百步睹丝芥之物为明,师旷听蚊行(虫豈)步为聪也。兵之成形而见之,谁不能也?故胜于未形乃为知兵矣。張预曰:人皆能也,引此以喻众人之见胜也。秋毫谓兔毛至秋而劲,《经》言,至轻也。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胜易胜者也。(后人有改为:胜于易胜者也。)

曹公曰:原微易胜,攻其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杜牧曰:敌人之谋,初有萌兆,我则潜运以能攻之,用力既少,制胜既微,故曰易胜也。梅尧臣曰:力举秋毫,明见日月,聪闻雷霆,不出众人之所能也。故见于著则胜于难,见于微则胜于易。何氏曰:言敌人之谋,初有萌兆,我则潜运己能攻之,用力既少,制敌甚微,故曰易胜也。(何氏这是重复杜牧言)。張预曰:交锋接刃,而后能制敌者,是其难胜也,见微察隐而破于未形者,是其易胜也。故善战者常攻其易胜,而不攻其难胜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曹公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李筌曰:胜敌而天下不知,何智名之有?杜牧曰: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曾不血刃,敌国已服,故无勇功也。梅尧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何氏曰: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汉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張预曰: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搴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尝有战斗功是也。

 

故其战胜不忒。

李筌曰:百战百胜,有何疑贰也。此筌以忒字为贰也。陈皞曰:筹不虚运,策不徒发。张预曰:力战而求胜,胜虽善者,亦有败时,既见于未形,察于未成,百战百胜而无一差忒矣。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曹公曰:察敌有可败不差忒也。李筌曰:置胜于己,败之师何忒焉?师老卒惰,法令不一,谓已败也。杜牧曰:措,措置也,忒,差忒也。我能置胜不忒者何也?盖先见敌人已败之形,然后攻之,故能制必胜之功,不差忒也。贾林曰:读措为错,错杂也。取敌之胜,理非一途,故杂而料之也。常于胜未形,已见敌之败。梅尧臣曰:睹其可败,胜则不差。何氏曰:善料也。张预曰:所以能胜而不差者,盖察知敌人有必可攻之形,然后措兵以胜之云耳。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军败赵,先据北山者胜。宋师伐燕,过大岘而胜,皆得其地也。杜牧曰:不败之地者,为不可为之计,使敌人必不能败我也。不失敌人之败者,言窥伺敌人可败之形,不失毫发也。陈皞注同李筌。杜佑注同杜牧。梅尧臣曰:善候敌隙,我则常胜。王皙曰:常为不可胜,待敌可胜,不失其机。何氏曰:自恃有备,则无患。常伺敌隙则胜之,不失也。立于不败之地,利也。言我常为胜所。張预曰:审吾法令,明吾赏罚,便吾器用,养吾武勇,是立于不败之地也。我有节制,则彼将自衂,是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曹公曰:有谋与无虑也。李筌曰:计与不计也。是以薛公知鲸布之必败,田丰知魁(魏)武之必胜,是其义也。杜牧曰:管子曰:天时地利,其数多少其要,然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道,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不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敌人之积不能约也,不明敌人之将不见先军,不明敌人之士不见先陈(阵)。故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士练卒击殴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卫公李靖曰:夫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乎天时,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达权变及临机赴敌,方始趦趄〈音:之举。意为不能向前行进),左顾右盼,计无所出,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何异趣(趋)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啗虎狼者乎?此则先战而后求胜之义也。贾林曰:不知彼我之情,陈兵轻进,意虽求胜,而终自败也。梅尧臣曰: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胜,胜可得乎?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胜之计,而后出军,若不先谋,而欲恃强胜未必也。張预曰:计谋先胜,然后兴师,故以战则克。尉缭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胜,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谓危事不可轻举也。又曰,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于彼矣。此之谓也。若赵充国常先计而后战亦是也。不谋而进,欲幸其成功,故以战则败。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曹公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李筌曰:以顺讨逆,不伐无罪之国。军至无虏掠,不伐树木污井鼋,所过山川城社,陵,祠,必涤而除之,不习亡国之事,谓之道法也。军严肃有死无犯赏罚信义,将若此者,能胜敌之败政也。杜牧曰: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贾林曰:常修用兵之胜道,保赏罚之法度,如此则当为胜,不能则败,故曰胜败之政也。梅尧臣曰:攻守自修,法令自保,在我而已。王皙曰:法者下之五事也。张预曰:修治为战之道,保守制敌之法,故能必胜。或曰:先修饰道义,以和其众,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爱而畏之,然后能为胜败。

 

兵法一曰度。

贾林曰:度土地也。王皙曰:丈尺也。

二曰量。

贾林曰:量人力多少,仓廪虚实。王晢曰:(豆斗)斛也。

三曰数。

贾林曰:算数也。以数推之,则众寡可知,虚实可见。王皙曰:万千也。

四曰称。

贾林曰:既知众寡,兼知彼我之德业轻重,才能之长也。王皙曰:权衡也。

五曰胜。

曹公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张预曰:此言安营布阵之法也。李(靖)卫公日,教士犹布碁于磐,若无尽路,碁安用之?

地生度。

曹公曰:因地形势而度之。李筌曰:既度有情则量敌而衘之。杜牧日:度者计也。言度我国土大小,人户多少,征赋所入,兵車所籍,山河险易,道里迂直,自度此事与敌人如何,然后起兵。夫小不能谋大,弱不能击强,近不能袭远,夷〈平地)不能攻险,此皆生于地,故先度也。梅尧臣曰:因地以度军事。王晢曰:地,人所履也。举兵攻战,先计于地,由地故生度,度所以度长短知远近也。凡行军临敌,先须知远近之计。何氏曰:地者,远近险易也。度,计也。未出军,先计敌国之险易,道路迂直,兵甲孰多,勇怯孰是,计度可伐?然后兴师动众,可以成功。

度生量。

杜牧曰:量者酌量也。言度地已熟,然后能酌量彼我之强弱也。梅尧臣曰:因度地以酌量敌情。王皙曰:谓量有大小,言既知远近之计,则须更量其地之大小也。何氏曰:量酌彼己之形势。

量生数。

曹公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李筌曰:量敌远近强弱,须备知士卒军资之数而胜也。杜牧曰:数者机数也,言强弱已定,然后能用机变数也。贾林曰:量地远近广狭,则知敌人人数多少也。梅尧臣曰:因量以得众寡之数。王皙曰:数,所以纪多少。言既知敌之大小,则更计其精劣多少之数。曹公日:知其人数。何氏曰:数,机变也。先酌量彼我强弱利害,然后为机数。张预日:地有远近广狭之形,必先度知之,然后量其容人多少之数也。

数生称。

曹公曰:称量敌孰愈也。李筌曰:分数既定,贤,知之多少,得贤者重,失贤者轻。如韩信之论楚汉也。须知轻重,别贤愚,而称之锱铢则强。杜牧曰:称,校也。机权之数已行,然后可以称校彼我之胜负也。梅尧臣曰:因数以权轻重。王晳曰:称所以知重轻,喻强弱之形势也。能尽知远近之计,大小之度,多少之数,以与敌相形,则知重轻所在。何氏同杜牧注。

称生胜。

曹公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李筌曰:称知轻重,胜败之数可知也。杜牧曰:称校既熟,我胜敌败,分明见也。陈皞杜佑同杜牧上五事注。梅尧臣曰:因轻重以知胜负。王晢曰:重胜轻也。何氏曰:上五事未战先计必胜之法。故孙子引古法,以疏(书)胜败之要也。张预曰:称,宜也。地形与人数相称,则疏密得宜,故可胜也。尉缭子曰:无过在于度数,度谓尺寸,数谓什伍,度以量地,数以量兵,地与兵相称则胜。五者皆因地形而得,故自地而生之也。李靖五陈隋地形而变是矣。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梅尧臣曰:力易举也。

 

败兵若以铢称镒。

曹公曰:轻不能举重也。李筌曰:二十两为镒。铢之与镒,轻重易位,胜败之数,亦复如之。梅尧臣曰:力难制也。王皙曰: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張预曰: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曹公曰:八尺日仞,(《御览》注七尺为仞),决水千仞,其势疾也。李筌曰:八尺曰仞,言其势也。杜预伐吴,言兵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自解,则其义也。杜牧曰:夫积水在千仞之谿,不可测量,如我之守,不见形也,及决水下湍(氵旱)奔注,如我之攻,不可衘也。梅尧臣曰:水决千仞之谿,莫测其迅,兵动九天之上,莫见其跡,此军之形也。王皙曰:千仞之谿,至峭绝也,喻不可胜对可胜之形。乘机攻之,决水是也。张预曰:水之性避高而趋下,决之赴深谿,固湍浚而莫之御也。兵之形象水,乘敌之不备,掩敌之不意,避实而击虚,亦莫之制也。或曰:千仞之谿,谓不测之渊,人莫能量其浅深,及决而下之,则其势莫之能御!如善守者,匿形晦跡,藏于九地之下,敌莫能测其强弱,及乘虚而出,则其锋莫之能当也。

 

 

      甲辰年八月中旬      2024年9月 中旬


 
版权所有:沂河孙氏网 沂河孙氏文化研究会  1

单位地址:沂河孙氏网

联系电话:13869141428 传真: Email:1106665078@qq.com